GB14922.1~2-2001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

GB14922.1~2-2001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

ID:41752195

大小:145.9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31

GB14922.1~2-2001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_第1页
GB14922.1~2-2001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_第2页
GB14922.1~2-2001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_第3页
GB14922.1~2-2001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_第4页
GB14922.1~2-2001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GB14922.1~2-2001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922.1—2001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Laboratoryanimals—Standardsandmonitoringforparasitology2001-08-29发布2002-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14922.1—2001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标准从GB14922—1994《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监测等级(啮齿类和兔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标准。本标准对实验动物等级进行了重新设定,与微生物学等级对

2、应,将实验小鼠和大鼠的寄生虫学等级分为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级(SPF)和无菌级,取消了普通级。豚鼠、地鼠、兔仍保留四级。犬和猴分为普通级和SPF两级。相应增加了犬和猴的寄生虫学监测项目。本标准对取样数量作了重新规定。根据生产繁殖单元大小决定取样数量,改变了过去按动物等级取样的做法。兔、犬、猴等较大动物可以活体采样,不必处死动物,因此取样数量也没有减少。本标准对必须检测和必要时检测作了限定性说明:“必须检测项目:是指在进行实验动物质量评价时必须检测的项目。必要时检测项目上:是指从国处引进实验动物时,怀

3、疑有本病流行时、申请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和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时必须检测的项目”。除少数特殊的寄生虫定名到种外,对其他要求排除的寄生虫,采用“体外寄生虫”、“全部蠕虫”、“鞭毛虫”等笼统的名称。减少了具体的项目,避免了“挂一漏万“,节省了检测时定种的时间,但又能确保实验动物的寄生虫学质量。本标准及其相关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4924—1994。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振业、李冠民、刘兆铭、诸欣平。本标准于1994年1月首次发

4、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922.1—2001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代替GB14922—1994Laboratoryanimals—Standardsandmonitoringforparasitology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的等级及监测,包括: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的等级分类、检测顺序、检测要求、检测规则、结果判定和报告等。本标准适用于地鼠、豚鼠、兔、犬、猴和清洁级及以上小鼠、大鼠。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5、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8448.1~18448.10—2001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测方法3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等级3.1普通级动物conventional(CV)animal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寄生虫。3.2清洁动物clean(CL)animal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寄生虫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寄生虫。3.3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pathogenfree(SPF)animal除普通动物、清洁动物应排除寄生虫外,

6、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寄生虫。3.4无菌动物germfree(GF)animal无可检出的一切生命体。4检测要求4.1外观指标动物应外观健康,无异常。4.2寄生虫学指标寄生虫学指标见表1、表2、和表3。表1小鼠和大鼠寄生虫学检测指标表2豚鼠、地鼠和兔寄生虫学检测指标表3犬和猴寄生虫学检测指标5检测程序6检验方法按GB/T18448.1~18448.10—2001中的规定分项进行。7检测规则7.1检测频率7.1.1普通动物:每三个月至少检测动物一次;7.1.2清洁动物:每三个

7、月至少检测动物一次;7.1.3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每三个月至少检测动物一次;7.1.4无菌动物:每年至少检测动物一次。每2~4周检测一次动物粪便标本。7.2取样要求7.2.1选择成年动物用于检测。7.2.2取样数量:每个小鼠、大鼠、地鼠、豚鼠和兔生产繁殖单元以及每个犬、猴生产繁殖群体,根据动物多少,取样数量见表4。表4实验动物不同生产繁殖单元取样数量7.3取样、送检7.3.1应在每一生产繁殖单元的不同方位(如四角和中央)选取动物。7.3.2动物送检容器应按动物级别要求编号和标记,包装好,安全送达检测实

8、验室,并附送检单,写明送检动物的品种品系、级别、数量和检测项目。7.3.3无特殊要求时,兔、犬和猴的活体取样,可在生产繁殖单元进行。7.4检测项目的分类7.4.1必须检测项目:是指在进行实验动物质量评价时必须检测的项目。7.4.2必要时检测项目:是指从国外引进实验动物时、怀疑有本病流行时、申请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和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时必须检测的项目。7.5结果判定在检测的各等级动物中,如有一只动物的一项指标不符合该等级标准要求,则判为不符合该等级标准。8报告报告应包括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