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复习

生物必修三复习

ID:41725415

大小:222.2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30

生物必修三复习_第1页
生物必修三复习_第2页
生物必修三复习_第3页
生物必修三复习_第4页
生物必修三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三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必修三复习、植物激素的调节1•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照引起牛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导致牛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使背光侧牛长比向光侧快从而引起向光生长。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促进植物生长,促果实发育、促抒插枝条生根。3•特点: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牛长而侧秀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牛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迎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4、其他植物激素名称主要作用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细腕内

2、液(2/3)(内环境)(1/3)外界C)2和营养物质单向渗透。2和代谢废物稳态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三、神经调节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一

3、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一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一未兴奋部位)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Z间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f突触间隙一突触后膜(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一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激素分泌部位激素名称激素分泌部位激素名称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胰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垂体生长激素卵巢雌性激素等促甲

4、状腺激素等睾丸雄性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胸腺胸腺激素肾上腺肾上腺素等吞程细脂侑證攻击宿主细81見细魁舉解死亡体结合抗原细胸记忆细腿抗f«KTiB»效KT融与見、厂J细胞密切接触T-Vi-被鯛世妙&体液免疫和<胞免疫四、种群种群的特征: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因素,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例—可用来预测一个种群将来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趋势)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标志重捕法:指数增长(J型增长)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种群增长的型曲线:N=N0入t时IM指数增长的特点:起始增长慢,但随种群

5、基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单位吋间都按种群的一定的百分数或倍数增长,其势头强大。逻辑斯谛增长(S型增长)lxS型增长:指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的种群增长方式。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屮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S”型增长特点: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一增长停止种群数量在K/2值时,种群—增长最快种群数量小于K/2值时种群一增长逐渐加快种群数量大于K/2值时种群一增长逐渐减慢生物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彖。植物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一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

6、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不同。(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生物种间关系: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群落的演替:类型: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裸岩上的演替)地衣—苔薛—草本—灌木—森林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木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1、生态系统的范围: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范围:有人有小

7、,最人是生物圈。3、生态系统的结构(1)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盐、阳光、温度、水等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的成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还有蓝藻等光合细菌。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能加快物质循环。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2)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起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太阳

8、能,所固定的太阳能即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量。实践意义: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