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709040
大小:170.41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8-30
《实验一混凝沉淀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一混凝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木实验确定某水样的最佳投药量;2、观察矶花的形成过程及混凝深沉效果。二、实验设备及用具1、无极调速六联搅拌机1台。2、1000ml烧杯6・8个;3、200ml烧杯8个;4、100ml注射器1〜2支,移取沉淀水小清液;5、100ml洗耳球1个,配合移液管移约用;6>1ml移液管1根;7、5ml移液管1根;8、10ml移液管1根;9、温度计1支(测水温用);10、秒表1块(测转速用);lk1000ml量筒1个,量原水体积;12、l%FeCL3或AL?(SO4)3溶液一瓶;13、酸度计、浊度仪齐1台。三、实验步骤
2、1、测原水水温、浑浊度(约70度左右)和PH值。2、用1000ml量筒分别量取500ml水样置于6个1000ml的烧杯中。3、用移液管分别移取0、1、2、3、4、5ml的混凝剂于搅拌机的加药试管中,混凝剂为1%的AL2(SO4)3溶液或FeCLs溶液。4、将准备好的水样置于搅拌机中,开动机器调整转速,中速(200r/min)运转5min。5、5min后将搅拌机调快,快速(400r/min)运转,同时将混凝剂加入水样中(用蒸憎水将药管中残留药液洗净,一同加入水样中),同时开始计时,快速搅拌30so6、30s后,迅速将转速调到中速运转(200r/m
3、in),搅拌5min后,再迅速将转速调至慢速(100r/min),搅拌lOmin。7、搅拌过程屮,注意观察并记录矶花形成的过程,矶花外观、大小、密实度等并填入1.1中。8、搅拌完成后,停机,将水样杯取也,于一旁静置15min并观察矶花沉淀过程。15min后,用注射器分别汲取水样杯中上清液100ml(够测浊度、PH值即可),置于六个洗净的200ml的烧杯屮,测浊度及PH值,并记入表1.2屮。表1.1混凝沉淀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组号观察记录小结水样编号矶花形成及沉淀过程的描述123456表1.2实验数据记录表水样编号123456原水浊度原水PH加药量(
4、ml)012345剩余浊度沉淀后PH四、注意事项1、取水样时,所取水样要搅拌均匀,要一次量取以尽量减少所取水样浓度上的差别。2、移取烧杯屮沉淀上清液吋,要在相同条件下取上清液,不要把沉下去的矶花搅起来。五、成果分析1、以投药量为横坐杯,以剩余浊度为纵坐标,绘制投药量一剩余浊度曲线。2、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实验屮所观察到的现象,简述影响混凝的儿个主要因索。3、为什么最大投药量时混凝效果不一定好?实验二自由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自由沉淀特点、基本概念及沉淀规律的理解;2、掌握颗粒自由沉淀实验的方法,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算和绘制颗粒自
5、由沉淀曲线。二、实验设备及用具1、冇机玻璃沉淀柱一根D=150m,工作水深为由溢流口至取样口距离,分两种HL0.9m,H2=1.2m,每根沉淀柱上设溢流管、取样管、进水管及放空管。2、测量水深厚感情用标尺,计时用秒表或手表。3、玻璃烧杯、移液管、玻璃和瓷盘等。4、万分之--天平、干燥器、烘箱、抽滤装置和定量滤纸等。5、人工配制水样。三、实验步骤1、熟悉管路操作后,搅拌高位在水箱中水样,待水质均匀后,从池内取样,测定悬浮物浓度,此即为Co。2、打开配水阀门,水经配水管进入沉淀管内,当水上升到溢流口,并流出后,关闭配水阀门,沉淀实验开始,并记录吋间
6、。3、分别在t=5>10、15、20、25、30、45、60、90min时,取水样(200ml左右),并记录沉淀高度(注意应先观测高度后取样)。4、观察悬浮颗粒沉淀特点、现象。5、同时用抽滤装置过滤水样,毎次取50mlo6、烘干滤纸及悬浮物。7、测定水样悬浮物含量。[说明]本实验在做实验之前需先称量干燥后的滤纸及表面皿,待实验做完后,还需称量干燥后的滤纸+悬浮物的重量,用差值法求得悬浮物的重量。8、整理实验数据填写实验记录用表2.1。表2・1自由沉淀实验记录表时间051015202530456090Wi(g)W2(g)Ss7、Ci=Ss/V(mg/L)Pi=Ci/C0H上(mm)H下(mm)H=H±_H下U=H/ti(mm/s)表屮:Wi:滤纸重量+表面皿重量w2:滤纸重量+表面皿重量+悬浮物Ss:Ss:W2-Wi四、成果整理与分析1、实验基本参数水样性质及来源:柱高H=沉淀柱直径D=水温:2、实验数据整理及关系曲线绘制(1)利用表2」绘制u・p曲线。(2)通过u・p曲线利用图解法计算不同沉速吋悬浮物的去除率E(可结合排水工程例题)并绘制u・E关系曲线及t・E关系曲线。表2・2u・E计算结果统计表序号Uo(mm/s)Po1-Po△pus(mm/s)ZUS.APZUS8、.APE=(1-Po)+£Us.AP/stUo注:表屮t可用差值法求得。五、注意事项1、向沉淀柱内进水时,速度要适中,既要较快完成进水,以防进水澡一些
7、Ci=Ss/V(mg/L)Pi=Ci/C0H上(mm)H下(mm)H=H±_H下U=H/ti(mm/s)表屮:Wi:滤纸重量+表面皿重量w2:滤纸重量+表面皿重量+悬浮物Ss:Ss:W2-Wi四、成果整理与分析1、实验基本参数水样性质及来源:柱高H=沉淀柱直径D=水温:2、实验数据整理及关系曲线绘制(1)利用表2」绘制u・p曲线。(2)通过u・p曲线利用图解法计算不同沉速吋悬浮物的去除率E(可结合排水工程例题)并绘制u・E关系曲线及t・E关系曲线。表2・2u・E计算结果统计表序号Uo(mm/s)Po1-Po△pus(mm/s)ZUS.APZUS
8、.APE=(1-Po)+£Us.AP/stUo注:表屮t可用差值法求得。五、注意事项1、向沉淀柱内进水时,速度要适中,既要较快完成进水,以防进水澡一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