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693671
大小:56.1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30
《浅谈《蒹葭》朦胧之美成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兼葭》朦胧之美成因【摘要】'‘具象传播思维”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中对于“象"的倚重。这一传播思维模式中意指的模糊与体验性是形成《兼葭》朦胧之美的主要原因。此外,诗歌对于语言弱点的清醒认识和巧妙弥补是形成这种美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关键词】具象传播思维化美为媚兼葭朦胧之美【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47-03作为《诗经》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诗篇,《兼葭》最具魅力的特点之一无疑在于其朦胧之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诗歌主旨看出些许端倪。对于其主旨,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为美刺襄公所作,也有人认为这是为求
2、贤者而歌,还有人认为这是诗人对梦中爱情追寻的咏叹。对于“伊人”历来也有不同理解。虽然很多人愿意把"伊人”理解为女性的代称,但实际上朱熹、方玉润等人一致认为:''伊人,是人也。伊:维也,是也。”闻一多说:"'伊',其也。第三人称。'伊人'者,'那人'也。这个解释在别的古书上少见,普通古书多'伊'做'他的'解。”《兼葭》没有对“伊人”性别作出明示,也没有对其容貌展开细描,却并不妨碍我们对于"伊人”之美产生无限的向往,因为用来衬托“伊人”的环境已做出了充分的暗示与衬托。《兼葭》围绕对“伊人”的追寻展开,兼葭、白露、宽阔的水域在诗中反复出现,这既是这场无果追寻的环境特
3、点,也是诗歌意象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容兼葭与露珠的词语有所不同,但“青”与“白”却一直是此环境的两个主要色调。虽有清冷之嫌,但这种素淡和雅致已经营造了一种出尘之境。再看,露珠在青翠茂盛的兼葭上或凝结为洁白的霜,或随着阳光的照耀现出晶莹的光芒……作为起兴的意象,这种素雅的色彩及其晶莹剔透的描绘既成为“伊人”的象征,又成为他的衬托,“伊人”的晶莹出尘之态已初现。最后是“伊人”所出现的地方一一茫茫大水中,“伊人”能够看见却不能触碰。至此,晶莹出尘、高洁飘逸的“伊人”形象已完全显现出来。有了秋水为骨、白露为神的“伊人”,不需要再去细致刻画,已经能够让
4、人体味到“神韵”之美。对于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来说,这种美感尤甚于追求完美五官或拥有“黄金分割”比例的外形之美。此外,'‘伊人”身影的飘忽不定,也是朦胧之美的具体表现之一。越过险阻的道路一路追寻,“伊人”却“宛在水中央”、"水中垠”和“水中肚",只留给人们美丽而虚幻的影子,追寻无着的哀婉之余,更增添了“伊人”出尘飘逸的迷离之态。诗中追寻对象的不确定性及其情境的飘忽不定,都让人们产生无限遐想。关于这种美的成因,有人将其归结为诗人与追寻对象之间的距离,亦即距离产生美。距离的差异确实会令视觉产生不同的感受,韩愈就有过这样的描绘:“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但若
5、因此而认为正是距离造成了《兼葭》的朦胧之美却感觉不足。其实,中国文化中具象传播思维的影响及诗人对语言传播弱点的清醒认识和巧妙弥补才是形成这种美感的重要原因。一具象传播思维的模糊与体验性特点对《兼葭》的影响具象“既包括了图像中的具象视知觉对象,也包括了由其他符号系统塑造的非直接视知觉的形象”;而具象传播则是在社会文化系统定义之下人们“借助具象进行传播”或者是“传播具象”。这是影响中国文化非常深远的一种传播思维方式。相对而言,中国文化对于语言和逻辑的轻慢有着悠久传统。中国第一部学术经典《易经》的主要表达方式就是非语言的“卦象”,并认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6、。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亦即“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因此对于语言,中国自古以来往往是从其功能局限性的了解之上来把握和对待的,“言意之辩”也是其例证之一。庄子也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庄子・秋水》),并认为语言之于意义,就好像“筌”与“鱼”、“蹄”与“兔”的关系,应该“得鱼而忘筌”、“得兔而忘蹄”、“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这种从《易经》开始出现的重象轻言的思维传统,经由《诗经》的传承与发展,对先秦各家重要的学术流派都产生了很大
7、的影响,其中尤以道家为最。老子就常运用这种方式来阐述其学说最核心和基本的概念一一“道”。但在这种思维传播方式中“象”虽然重要,却并不等同于“照相”和“录影”,是对物象的具体再现;而更近乎于修辞中的“隐喻”、“暗喻”和“借喻”,或是某种暗示。我们先以此来对具象传播思维的类型与特点做些简单分析。《道德经》中往往借描述生活中某一具象,再赋予其新的角度和内涵,来阐明“若反”之“道"。如在论及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时,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第七十六章)他以人、草木为具象,引导人们从另外的角度看待其死生之状,从而让人们感悟作为“道”
8、之特性之一的柔弱才是走上生的途径,刚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