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658971
大小:4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29
《2012国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1.D【解析】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测绘局2011年5月13日正式对外发布,历时3年科技攻关、打破西方技术壁垒、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的“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SAR测图系统(简称,机载SAR测图系统)”的研制取得全面成功。A、B、C三项所述都是2010年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故答案为D。 2.C。【解析】“十二五”规划中“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里指出,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可见,降低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才是“十二五”期间要做的。故C错误。 3.B
2、。【解析】①1995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北京视察工作时指出:“根据当前干部队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干部进行教育当中,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全国都要这样做,北京市更要起带头作用。”②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篇报道的编者按语中传达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③“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著名论断是毛泽东在1927年8月7日的“八七会议”上根据当时中国的国
3、情提出的。④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故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②④①,故答案为B。 4.A。【解析】产生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经济失去动力。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货币高估使得出口始终较差,而没有灵活的货币政策,政府不得不依靠大量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导致赤字不断累积。体制问题也是诱发主权债务危机,乃至蔓延为欧洲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纵观本次危机,经济水平的不一致,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导致欧元区国家呈现财政政策各自为政,货币政策受到约束,财政政策与货
4、币政策的矛盾,导致经济内部矛盾爆发。由于经济的持续低迷,货币政策又以通胀为目标,此时欧元是持续贬值的。故答案为A。 5.C。【解析】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时,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抑制了通货膨胀。故答案为C。 6.C。【解析】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而非普通群众。故答案为C。 7.D。【解析】A项,《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错误;B项,“民贵君轻”是孟子提出
5、的社会政治思想,意为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C项,孔子在春秋时期即以成名,错误。故答案为D。 8.A。【解析】在十八世纪上半叶,著名的思想启蒙运动就以不可阻挡之势深入人心了。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提出了一系列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为法国大革命(十八世纪末爆发)的爆发准备了条件。《共产党宣言》十九世纪中期才出版。故答案为A。 9.C。【解析】马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时的损失,进攻弱小的韩国,使其向齐国求救而引发的一场齐魏战争,
6、最终齐军大败魏军,魏国大将庞涓自杀于马陵。从这张古代作战图可以看出,魏国攻打韩国然后回师对抗齐国的援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马陵之战”。故答案为C。 10.B。【解析】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全部都在亚洲。故答案为B。 11.A。【解析】甲家树距乙家地基只有2米,树和地基及其上面的房屋均属不动产,因此甲和乙之间因树枝刮落威胁房屋安全而产生的纠纷属民法上的不动产相邻关系问题。由于一方行使权利,给对方造成危险的相邻关系问题,即是相邻防险权问题。相邻防险权是指相邻一方在其土地上挖沟或
7、建筑,堆放危险品或行使其他权利,危及另一方土地或建筑的正常使用和人身安全时,另一方享有的请求排除危险,恢复原状及赔偿损失的权利。按我国《民法通则》第83条规定的精神,相邻各方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妨碍邻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03条规定:“相邻一方在自己使用的土地上挖水沟、水池、地窖等或者种植的竹木根枝伸延,危及另一方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应当分别情况,责令其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本题中甲家的树可能对乙家房屋构成威胁,乙有权利要求甲加强对自家树的
8、管理,甲也有义务这样做。但甲没有履行义务,乙在狂风暴雨即将来临时,为了避免树枝刮落给自家房屋造成损坏而砍掉伸到自家房屋上的树枝,属于民法上紧急避险。所谓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现实和紧急的损害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致人损害的行为。《民法通则》第129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