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647111
大小:57.9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9
《完工百分比法在会计实务中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完工百分比法在会计实务中运用摘要:随若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业务类型的日趋复杂,规范的收入确认,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楮准反应企业的经营宿况,会计核篦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也有着不同的核算方式。文章就当丽物流行业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的运用进行阐述和分析。关键词:完工百分比法;物流行业:运用一、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及适用会计政策论证(一)准则相关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完工百分比法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满足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屋:和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
2、流入企业;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木能够可靠地计氐企业确定捉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可以选用已完工工作测量'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三种方法。(二)适用会计政策论证1.综合型物流企业个性化遼异彤响-些综合型物流企业受业务个性化差异影响,对于一些大件运输及跨境运输业务对实际工作量无法虽化,故不能采用“己完工作的测貳“和“已经捉供的劳务占应捉供劳务总杲的比例”确认完工进度。2.受项目实融周期彤响受项目实晰周期彤响,如全部项n采用“终验”确认收入,实施过程控制力度薄弱,财务核算対项目实施完毕的判惭依拥滯后,无法实施财
3、务管理的职能,将导致财务报表不能介理反映公司实际经营状况。3.“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的通常条件“己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的通常适用条件如下,第一,劳务或工程工期长,超过一个会计年度或普遍存在跨年现象;第二,具有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核算制度,能够准确以单个劳务、工程或建造项h为核算单位归集收入、成本,n其中大部分成本为茂接归集,而非合理分摊;第三,关键时点或节点能够取得客户、监理等外部单位对工程进度的确认单•;第四,企业具有丰富的成本预算经齡,H历史数掘表明,企业的成木预算较为准确,与实际成木偏差不大。4.“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的充分条件企业选
4、择“已经发生的成木占估汁总成木的比例”作为计算方法,具有相对充分的条件:第一,项目周期长短不一,跨资产负债表日的进度无法人为控制,如选取通行标准则成本因素为较可获取因索;第二,此类业务基本系投标产生,标书内容之一即陈述项目实旅成本,大型物流公司有较健全的合同评审、会签等内部流程,项n直接成本冇较明确数据;第三,大部分客户须公可逐日、每周或定期报送项目进展情况,且部分客户以此作为款项结算的关键证据。客户协议中均有对项卜I标的节点或完成送达后的“验收”、“签收”、“交接”确认单,“关键时点或节点能够取得客户、监理等外部单位对工程进度的确认单”。二、IPO严审环境下的完工百分比法的审査要点
5、由于完工百分比法下收入确认操纵利润空间较大,其方法的采用在证腔会属于严审的范嗣"Hhuipo企业选用完工百分比法作为收入确认方法,需要从具体业务模式、选定完工百分比法的必要性、内控制度的可行性以及行业整体悄况综介论述。要求企业围绕会计准则对于便用完工百分比法所需耍满足的条件耍证据:1•成本的归集和测算是否准确、合理,财务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有人为操纵的情形;2.完工进度的确定依据是否准确合理,有没有合同依据,有没有内外部证据的支持,而Ji证监会尤其强调合同相对方或第三方的证据作为支撐,如发包方或若监理方的工程进度确认;3.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或者行业管理相比,确认的比例籾进度定否合理。完工
6、百分比法执行不好的企业,名存在基础薄弱、项口预算管理水平低下,内控流程不完善等间题。因此物流企业采用完工百分比法,不但需耍企业要有强人的财务团队,还要有完善的制度和规模化项目做支搏L目前物流行业上市公司收入确认原则中,均有完工百分比法的相关描述。例-,中国外运(0598.IIK),专业物流业务收入于报告日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完工百分比按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虽的比例确定。例二,华贸物流(603128.SID,国际工程物流业务收入按照实际完成的服务比例确认相关的劳务收入。例三,外运发展(600270.SH),专业物流业务收入在项目业务总收入和总成本能够可靠计量、与劳务相关的经济
7、利益很可能流入本集团、劳务的完成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时,确认劳务收入的实现。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相关的劳务收入,完工方分比按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議的比例确认。三、完工百分比法在实物运用当中存在的问题(一)内控制度不健全第一、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全。很名企业认为内部控制仅仅是纸血的制度和规章;第二、治理机制不完善。不能按照本企业的实际悄况,设定制度环境和内部监控系统;第三、対预决算的管理不规范。企业没有从预算到事中、申后的控制,项目的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