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整体倒塔技术的探讨

对整体倒塔技术的探讨

ID:41644169

大小:55.3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9

对整体倒塔技术的探讨_第1页
对整体倒塔技术的探讨_第2页
对整体倒塔技术的探讨_第3页
对整体倒塔技术的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整体倒塔技术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整体倒塔技术的探讨刖S在送电线路工程中,有一项特殊的施工,就是进行线路维护抢修,特别是出现险情的时候,拆除旧塔更换新塔就成了一项重要的施工任务。一般情况下,拆塔是需要较长的周期的,但在抢修情况下,正常拆塔周期太长,不能满足工期要求,这时,我们就要采用整体倒塔技术,以缩短停电时间,不过,整体倒塔是一种破坏性的拆塔,倒塔后,塔材变形较为严重,一般需要辅以气割,才能完成拆卸工作。1本技术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抢修等工期特别短的项目,且不需要回收利用I口塔。2工艺流程3主要施工准备3.1牵引场地的布置牵引场地一般位于倒塔方向的中心线上,距离铁塔满足塔全高的1.5倍以上,牵引场主要布置倒板和牵

2、引设备,一般采用5吨级的机动绞磨,如图3.1。图3」牵引场地布置示意图3.2切割设备的准备整体倒塔布置好场地以后,需要将塔腿割断,才能完成倒塔。我们一般采用乙炊割枪作切割设备。乙烘割枪无需动力设备,适合野外作业,成本也不高。切割用的氧气瓶、乙烘瓶应避免放置在倒塔方向,且距塔应有5米以上。3.3牵引钢绳的选择布置牵引钢绳选用普通钢丝绳即可。其规格应依据所需牵引力而定。因机动绞磨只有5吨牵引力,如遇重型塔超过5吨牵引力时,必须釆用滑车组來降低磨上受力,若牵引力在5吨以卜•时可直接用机磨牵引。倒塔着力点的选择:理论上位于铁塔重心以上即可,一般可考虑绑在铁塔重心以上部位的1/2处,捆绑应

3、使用长短合适的钢丝套,捆绑在铁塔面向倒塔方向的两根主材节点上。如图3.2o图3.2着力点捆绑示意图直接牵引时钢绳布置方式:如图3.3。图3.3直接牵引钢绳布置示意图采用滑车组吋的牵引钢绳布置方式:如图3.4。图3.4采用滑车组钢绳布置示意图4施工技术操作要点:4.1倒塔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卜,考虑顺线路倒塔较好,因为顺线路倒塔后,塔头离地较低,便于拆卸;如呆选择横线路倒塔,由于横担着地,塔头距地而较高,不利于拆卸。但在以下儿种特殊情况下,必须综合考虑倒塔方向:位于山坡上的铁塔应考虑向上山坡方向倒塔,避免因高差增大牵引力下压力,从而导致牵引力增大;且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也应采用向上山

4、坡方向倒塔;当顺线路倒塔对下一步工序造成影响时,如紧线等,可以考虑向横线路方向倒塔。4.2铁塔重心高度的确定:曲于铁塔各段的自重荷载是不均匀的,重心高度让算非常复杂,我们按其分段重量进行简化计算,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如卜•式:其中,Gl、G2、Gn为各段塔材重量;Hl、H2、Hn为相应各段塔材的几何重心高度;ZG为铁塔总重。4.3牵引力计算:设塔总重为G,重心高度为Lz,根开为a,牵引场高差为AH,距离为L,着力点高度为Lb,铁塔受牵后倾斜角增量为0,主材坡度为BT,如图4.1。图4」整体倒塔参数示意图作受力分析如下:设B、C腿为支撑点,当铁塔受牵引后倾斜一定角度后,其受力情况如图

5、4.2。图4.2铁塔受力分析图设牵引绳对地夹角为旳,有下式:设支点B、C至牵引绳的距离为有下式:L'=LbCosOq/Cos0T重心距支点B、C的距离:如图4.3,设重心至支点B、C的连线的初始水平夹角为a,水平距离为L平,则有下式:a=tg-1(2Lz/a)L平=-Cos(a+9)设牵引绳受力为F,有下式:F=GL平/Lf=G-Cos(a+e)/LbCosOq/CosGT上式即为让算各种状态下倒塔牵引力的公式,将所冇参数代入即可求得。根据上式,我们可以求得牵引失效的临界角度。0临=90°-a4.4塔腿切割顺序:切割塔腿前,必须保证一切机械设备布置好,牵引钢绳受力绷紧。切割吋,先

6、将塔腿辅材割断,再割主材。切割主材应先从倒塔一侧开始,不能完全割断,需留2_3cm不割,然后切割另一侧的两根主材,必须完全割断,且保证熔渣未将割口粘连。5安全注意事项:5.1高空作业必须正确佩戴安全用具,包括安全帽、安全带等,安全带不得低挂高用。5.2作业前要认真检查所有设备和工器具是否完好,检查捆绑点是否捆绑牢固。5.3作业时倒塔范围内不得有人停留,钢丝绳的线弯内不得站人。5.4铁塔推倒后,要制定好后续拆塔作业方案,防止铁塔解体伤人。5.5后续工作拆除铁塔时,要注意防止受力的塔材反弹伤人。5.6采用气割进行拆塔处理时,要遵守用火规定和火焊的要求。5.7被拆除的铁塔放倒后,后续工

7、作应遵守从上到下的拆除顺序,要逐一拆除铁塔,严禁成片拆解。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