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二三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第二三单元教案

ID:41625344

大小:87.69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8-29

四年级语文第二三单元教案_第1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三单元教案_第2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三单元教案_第3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三单元教案_第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三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第二三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5.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方法引导法教学用具1.橡皮泥。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教学步骤一、导入(师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二

2、、学习课文(-)解诗题,知作者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2•师:谁知道苏轼的牛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二)抓字眼,明诗意1.(师指名读古诗)英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复备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

3、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5.师:从这两句诗屮,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三)多诵读,悟诗情多诵读: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2.四人小组表演悟诗情师: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冃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三、总结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

4、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四、作业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板书设计: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角度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同,观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效果察不同。教学反思:审阅人:年月曰5.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

5、解.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教学难点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教学方法引导法教学用具背景音乐与诗境相关的挂图、字典教学步骤教学过程复备一,学习〃豚〃教师读诗,学生边听边画出一类生字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学生查字典豚:小猪,也泛指猪.学牛到黑板前写牛字,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二,读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2,个别读.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4,完成课后练习1莫:不要浑:(1)水不清,污浊;(2)骂人糊涂,不明事理;⑶全

6、,满:〜身是汗(4)天然的本文指酒不清澈提问: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咨询老师同学讨论三,再读诗,感语交流1子细读穆,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一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扬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四,熟读成诵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五,检查反馈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检查生字识记情况检查对重点字,句的理解情

7、况六,作业布置继续读诗,用喜欢的方式感悟诗境:配画编故事配乐朗诵搜集有关作者陆游的生平资料板书设计: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学反思:审阅人:年月曰6•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教学方法引导法教学用具1•实物展不台。2.学生准备水彩笔。教学步骤教学过程复备一、导

8、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2、对课题质疑。二、检查预习: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四、学习生字新词1、开火车拼读、纠音。(字形重点:隙、漾)2、解释生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