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和官职变动教学设计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和官职变动教学设计

ID:41608560

大小:62.5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8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和官职变动教学设计_第1页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和官职变动教学设计_第2页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和官职变动教学设计_第3页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和官职变动教学设计_第4页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和官职变动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和官职变动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化常识系列之官职及官职变动教学设计》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古代官职的知识及考纲要求,明确考查方向。2•体验考查形式,把握答题方向。3•提升答题能力,自信面对高考。二.过程与方法1•教师介绍,传授古代官职的相关知识。2•通过真题体验,让学生了解试题样式。3•合作探究,攻克答题方法,提升答题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掌握古代官职知识,为现代化建设服务。2•提高答题能力,自信面对考试。重难点:1.传授官职知识,明口官职变动。2.了解考查形式,掌握答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也包括古代官职的相关知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在考试屮我们不会因为古代官

2、职的知识而失分,今天我们就來一起学习古代官职的相关知识。二.考纲展示在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其屮识记是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在古诗文阅读屮,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也是必考点。官职知识与官职变动是考查的一个重点方向,也是我们必须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二.真题体验例题:2016(新课标1)新课标卷古代文化常识题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相指宰相屮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

3、相同。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C.古代朝廷屮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來指称朝廷屮的各级官员。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答案:C解析:有司指所屈的有关部门,非“朝廷中的各级官员”考点:了解古代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例题:2015(新课标1)新课标卷古代文化常识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进上第,又可称为进上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上。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庙号

4、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答案:D解析: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不能指其他儿子。考点:了解古代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四•知识梳理(-)选官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改进,不断变化。大体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世官制:夏、商、西周采用的选官制度,遵照嫡长子继承原则代代相传,占有封地。2.军功授爵制:战国、秦国采用的选官制度依据战功的多少授予相应爵位,打击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培养大批军功地主,壮大了统治基础。3.察举制:两汉

5、时期采用的选官制度,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等内容。初期重德才,后期随着豪强地主并起,门第族望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导致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起来,削弱了中央集权。4.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的选官制度,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木处人任诸俯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九品,九品中正制实质是察举制.(起初家世、才能并重,西晋后注重门第和家世)5.科举制:隋到清采用的选官制度。明清项目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时间每年一次三年一次(秋季)乡

6、试后第二年春天会试后同年四月地点府(州)县省城礼部宫殿主考者知县、知府、学政朝廷派主考官礼部皇帝应试者童生(儒生)秀才举人贡丄获取功名生员又称痒生(秀才)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贡士,第一名称会元进士,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官职知识1.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乂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

7、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寺即官署: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