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复习之专题二“读懂诗歌掌握题材”

古典诗歌鉴赏复习之专题二“读懂诗歌掌握题材”

ID:41603485

大小:71.7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8

古典诗歌鉴赏复习之专题二“读懂诗歌掌握题材”_第1页
古典诗歌鉴赏复习之专题二“读懂诗歌掌握题材”_第2页
古典诗歌鉴赏复习之专题二“读懂诗歌掌握题材”_第3页
古典诗歌鉴赏复习之专题二“读懂诗歌掌握题材”_第4页
古典诗歌鉴赏复习之专题二“读懂诗歌掌握题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鉴赏复习之专题二“读懂诗歌掌握题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二读懂诗歌掌握题材一、读懂诗歌第一步,读懂内容:看题目、看作者、看诗句、看注解。(1)看题目:定诗歌类型、定题材。分类标准:①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②按格律,可分为古风(古体诗)、格律诗(近代诗);③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④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持、咏史诗、闺怨诗、赠别诗等;⑤词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等。(2)看作者:定诗风、明情感。(3)看诗句:意彖选择、情感表达、字词僦炼、画面描述。(4)看注解:背景材料、特殊提醒。第二步,划

2、定类型:题材、形象、情感、风格、手法。(详见《三年两年》P398“常见题材及情感类型”,P402“语言风格特点”,P403“古代诗歌的技巧”)题材:咏怀诗、咏物诗、咏史诗、山水田园诗、赠别诗、边塞诗、闺怨诗。形象:泗脱豪放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悄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情感:忧国伤时、人生感怀、思乡怀人、羁旅行役、长亭送别、怀古伤今、寄情山水、田园逸趣。风格:语言风格,平淡、工丽、直率、含蓄、口然、清幽、雄奇、奔放、洗练、清新、沉郁。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3、、抒情手法。第三步,审题干,答题目。二、掌握诗歌题材(一)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内容范围: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多。★分析重点: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①借景抒情;②营造氛I札③槊造背景或环境;④衬托人物品质或性格或情操;⑤以景衬境、以景衬情;⑥奠定情感基调。)★基木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口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典型题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溪居[唐]柳宗元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4、。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1)作者在诗屮描写了哪些生活情景?有着怎样的特点?(5分)(2)唐代诗人沈徳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悄时说“不怨而怨”。你认同吗?请结合全诗简作分析。(6分)【答案】(5分)他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种树赏花,自得其乐。虽然有永州的司马官衔,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常常在自然的环抱屮独来独往,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不禁会放声歌唱。(3分)这是一种闲散、口然、安逸、宁静的隐居生活。(2分)2.(6分)同意。(1分)诗人在长期被

5、仕途所累Z后有了亲近口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2分)但全诗表面上写愚溪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1分)诗屮“幸”是含着痛苦的笑;“偶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2(二)咏物言志诗: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整体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意描辜。手法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粘神品格。常用比喻、彖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

6、,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典型题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口清。(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答案】(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悄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札I激,作风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

7、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扬示抑(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屮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2)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阳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三)咏史怀古诗: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口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

8、,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冃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几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思想人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

9、叫味再三。★写法上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等等。★基木主题::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请;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