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一中一轮测试1840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华【答案】

东阿一中一轮测试1840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华【答案】

ID:41594649

大小:66.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8

东阿一中一轮测试1840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华【答案】_第1页
东阿一中一轮测试1840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华【答案】_第2页
东阿一中一轮测试1840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华【答案】_第3页
东阿一中一轮测试1840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华【答案】_第4页
东阿一中一轮测试1840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华【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阿一中一轮测试1840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华【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东阿一中高二历史一轮测试题1840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华1•答案:A解析: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预备调兵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但从执行情况看、执行效率非常低下,而且调兵人数过少,故A项符合题意;本题仅涉及“调兵,这一内容,“全民动员”“政治腐朽军备废弛以装备落后训练不足”均未体现,故排除B、C、D三项。2.答案:C解析:四个选项都是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但只有C项是,,从全球化的角度"来阐释的,故C项符合题意。3.答案:D解析:材料中“19世纪中叶"的讷部事务”应为太平天国运动,故“西方挑战”应为西方列强的“修约”要求。A项与鸦片战争有关,但此时无“万分火急“的

2、“内部事务":B项与甲午中日战争相关,不符合时间要求;C项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的要求,故排除。4.答案:B解析:火烧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虽有"奸民乘之二但“夷人劫掠"是圆明园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故B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虽然出自“《越纟曼堂日记》”中的记载,但从“闻圆明园"这一表述可以看出,作者并非“亲历圆明园遭劫“,A项错误;D项表述与材料内容无关•故排除。5.答案:C解析:从“与中国平等^公馆"“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等信息可以看岀,英国要与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平等的地位,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不能“越礼欺藐"等,这就改

3、变了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秉承的“华夷外交”,故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项中的“设立使馆区气D项中的“租界“都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有关,与《天津条约》无关。6.答案:D解析: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材料中“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正是说明了这一点.故答案为D项。7.答案:C解析:A、B、C、D四项中的内容分别对应的是《天津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故C项符合题目要求。《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华设厂,依据片面最惠国待遇的相关规定,法国也可以获得这项特权,故答案为C项。8.答

4、案:D9.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近畿及山东等省"“执干戈以卫社稷“等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史实•因此D项正确。A、B、C三项分别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事件,但当时没有“数十万人”的斗争,故三项均可排除。2.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各国使馆”“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可以看出,这是《辛丑条约》的相关规定,故答案为D项。11•答案:B解析:1900年9月《辛丑条约》还没有签订,故A项错误;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无视中国主权启行处决三位清政府官员的行为,反映了清政府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故B项正确: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内容;D项说法

5、与史实不符,可排除。12.答案:C解析:从“找机会更改条约”“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等信息•可以看出晚清时期外交上的平等意识逐渐增强,这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表现,故C项为正确答案;A、B、D三项中的“全面回绝"卖国立场”“维护主权”均表述错误,可直接排除。13.答案B解析材料的主旨信息是中国融入世界,中国与西方相互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西相互影响,没有体现西方的主导性以及按西方模式演变,故A、C两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向西方学习,故D项错误。14.答案B解析结合题干中的描述,此时洋人已经取得了到中国内地自由传教的特权,并且西方列强公使已经

6、进驻北京,联系教材知识,这是《天津条约》的内容,后来在《北京条约》中被清政府承认继续有效,故选B项。15.答案B解析依据“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可知,该条约还未签订,因此C项错误。由谕旨中道光帝准许在厦门、宁波、上海等地贸易,说明颁发于鸦片,战争期间,故A项错误。依据“香港仍坚持'赏借'”可知道光帝的天朝上国思想浓重,但并非坚决捍卫国家主权,故B项正确,D项错误。16.答案C解析材料主要讲述中国的封闭被英国暴力打破,没有涉及工业文明必然取代农业文明,故A项错误;取代封建君主制的未必是君主立宪制,故B项错误;材料中马克思的主要意思是说明英国在暴力侵略中国的

7、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的进步,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主观破坏与客观推动是同时的,没有体现主观暴力破坏具有延续性的特点,故D项错误。17.答案C解析材料中显示的是外交机构的变化,不是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故A项错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开启标志是戊戌变法,故B项错误;材料中“五口通商大臣”“将五口通商大臣移驻上海”到“南洋通商大臣”说明中国外事机构随着外国侵略而改变,体现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部分对外开放,不是全部,故D项错误。1&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国海关引入了英国模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