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ID:41589276

大小:940.0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8-28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_第1页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_第2页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_第3页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_第4页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一、外国刑事诉讼的历史发展二、中国刑事诉讼的历史发展(一)外国刑事诉讼立法的发展(二)外国刑事诉讼模式的沿革(三)外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沿革一、外国刑事诉讼的历史发展外国刑事诉讼立法的发展外国奴隶制社会的刑事诉讼立法外国封建社会的刑事诉讼立法资本主义国家刑事诉讼立法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刑事诉讼立法二、中国刑事诉讼的历史发展一、中国奴隶社会的刑事诉讼法二、中国封建社会的刑事诉讼法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刑事诉讼法四、新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外国奴隶制社会的刑事诉讼立法《十二铜表

2、法》《汉穆拉比法典》外国封建社会的刑事诉讼立法《自由大宪章》《自由大宪章》(局部)资本主义国家刑事诉讼立法法国法律的象征——波旁宫1808年法国的刑事诉讼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典。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刑事 诉讼立法1923年2月15日《苏俄刑事诉讼法典》;1961年1月1日又施行了《苏联刑事诉讼法典》外国刑事诉讼模式的沿革诉讼模式主要特征弹劾式控审分离、不告不理:地位平等、言词辩论;法官消极纠问式控审不分、法官是唯一的诉讼主体;庭前调查活动秘密进行,审判一般不公开;进行

3、刑讯,被告成为被拷打的对象职权主义强调国家干预和司法机关的主导地位;侦查行为不公开;起诉阶段,检察官将案卷、证据、起诉状一并移送;审判阶段,法官居于主导地位当事人主义控辩平等,均有权独立收集证据;起诉时奉行“诉状一本主义”;审判阶段法官活动被动消极,处于主持者地位而不是审问者地位混合式法官依职权主动调查收集证据,注重发挥法官在调查案件事实方面的能动性;在诉讼中注重发挥控辩双方的积极性,注重控辩双方的平等对抗外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沿革证据制度主要内容神示证据制度诅誓、水审、火审、决斗、卜卦、十字形证明

4、法定证据制度由法律预先明文规定各种证据审查判断的规则,其基本的划分是证据有完全和不完全两类。对于完全证据法官必须形成确信;认定被告人罪行属实,而收集到不完全证据但不足以证实被告人有罪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犯罪嫌疑并对其进行刑讯,如果经过刑讯仍然收集不到完全的证据时,法、德等国法律规定法官可以据此作出“存疑判决”大陆法系国家的自由心证证据制度1808年法国制定的《刑事诉讼法典》率先规定了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法官根据自己的良心和理性自由地对各种证据的真伪、证据的取舍以及证据证明力的大小进行判断,不受一般规则

5、的制约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制度主要由排除规则构成的,排除规则通常包括:排除那些与争议事实无关的材料;排除那些虽然具有相关性,但与案件事实只有微弱的联系、不必花时间去核实的证据以及一些违反正当程序、损害公民合法权益而取得的证据中国奴隶社会的刑事诉讼法皋陶皋陶墓中国封建社会的刑事诉讼法李悝著《法经》《唐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刑事诉讼法沈家本辛亥革命与清朝的覆亡新中国的刑事诉讼法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刑事诉讼法我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及其修改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