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种子处理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厚朴种子处理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ID:41581755

大小:62.7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8

厚朴种子处理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_第1页
厚朴种子处理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_第2页
厚朴种子处理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_第3页
厚朴种子处理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_第4页
厚朴种子处理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厚朴种子处理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厚朴种子处理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厚朴种子处理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摘要:通过种子不同预处理试验,探讨了3种厚朴苗期生长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发芽持续时间的长短,发芽率,地径、苗高生长等方面,不同预处理技术措施之间、厚朴不同种类之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应根据厚朴的不同种类,选择适宜的种子预处理技术措施。凹叶厚朴、厚朴宜采用NK1、NG1,长喙厚朴宜采用NG1处理措施,进行种子的预处理,缩短发芽持续时间,出苗快而整齐,并有利苗木出土后的径、高生长。关键词:厚朴;种子处理;苗期;方差分析中图分类号S722.5;S79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2、号1007-7731(2014)01-02-23-04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高15m,胸径达35cm;树皮厚,紫褐色,有辛辣味;幼枝淡黄色,有细毛,后变无毛;顶芽大,窄卵状圆锥形,长4〜5cm,密被淡黄褐色绢状毛[1-2]o厚朴是我国特有的药用及用材树种,也是优良的园林树种[3]o厚朴不同品种的种子,均具有形态后熟特性。张国珍等通过对厚朴种子外种皮、内种皮进行种子吸水速度的影响测定,证明了外种皮没有障碍种子吸水的作用,内种皮有障碍种子吸水的作用;对厚朴种子各部分中发芽抑制物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厚

3、朴种子的内、外种皮屮含有微量的发芽抑制物质,其种仁屮则不含发芽抑制物质[4-5]。本文通过厚朴种子预处理技术研究和苗期生长规律研究,探讨不同种类的厚朴对不同种子预处理的反应,以及苗木的生长规律,为不同的厚朴品种寻找适宜的种子预处理途径和苗期管理技术措施。1材料与方法1・1试材来源与试验设计1.1.1试材来源采用当年采自云南怒江、福建光泽、四川都江堰的长喙厚朴、凹叶厚朴、厚朴的种子,进行种子预处理技术研究和苗期生长规律研究。1.1.2试验点概况试验在光泽县苗进行。试验地为水稻田,经深翻暴晒粉碎后整畦,经施基肥、多菌灵消毒后备用。育苗的苗床宽l

4、m,高30〜40cm。基肥类型为腐熟的鸡粪,施量为750kg/hm2o试验地土壤pH值5.8,基肥施放前腐殖质含量2.653-3.289g/kg,水解性N352mg/kg,速效P18.75mg/kg,速效K178.32mg/kgo试验地2011年年均温17.8°C,年降水1876mm,H照吋数2018h,210°C的有效积温为5568°Co1.1.3试验设计种子预处理包括3个因素(厚朴、凹叶厚朴、长喙厚朴)、10个处理(处理设计见表1),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个区组(重复),参试种子均是经过筛选,种粒饱满。每试验小区2m2,试验地

5、围设置保护行。1.1.4播种育苗2011年2月将不同处理的种了分别播种于处理一致的苗床,每个试验小区下种100粒。各试验小区统一进行浇水、除草、病虫防治等常规管理。1.1.5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调查初始苗木出土吋间、出土持续时间和圃地发芽率,并在发芽基木整齐后,各处理随机选择20株幼苗,每20d测量其苗高、地径,直到封顶。统计各试验小区发芽率、苗木生长情况,并应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试验结果统计见表2,分析结果见表3。2结果与分析2.1不同种了预处理措施对种了发芽的影响2.1.1发芽持续时间在不同种子预处

6、理措施下,厚朴总体发芽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异。发芽持续吋间,将影响苗木工长的整齐度,也与发芽率之间有着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发芽持续吋间短,发芽整齐,后期苗木生长也较整齐。影响发芽的环境因素复杂。发芽持续时间越长,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而导致发芽率下降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发芽持续吋间是反映预处理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表2的统计结果看,NG1、NK1两处理在发芽持续吋间上表现最佳,其平均值均为10d,II处理最差,平均发芽持续吋间为26.7do10个处理,按发芽持续吋间升序排列顺序为NG1、NK1NG2(88.5%

7、)=NK2(88.5%)二HG1(88.5%)>HG2(84.8%)>N(85.6%)>H(73.4%)o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厚朴种类间在发芽率大小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杲,不同种子预处理技术措施间的发芽率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性,不同厚朴种类与不同种子预处理措施间的交互作用,也达到极其显著的差异性水平。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0种处理措施中,NK1处理后发芽率最高,与其它的处理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NG1次之,但也与其它的处理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3个厚朴种类中,凹叶厚朴的总体发芽率最高,与厚朴、长喙厚朴Z间均存在极其显著差杲。在发芽率上,凹叶厚朴最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K1,达到95.5%;厚朴最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K1,达到93.5%;长喙厚朴适宜的处理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