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578858
大小:6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28
《初探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探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寨子小学语文教研组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是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切实有效的合作学习有哪些策略呢?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展开有效的合作学习,必须组建学习小组。组建了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既能让组员感到各自肩上强烈的责任,又能促使他们认识到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合作学习还可以改善课堂的社会心理气氛,促进学生良好的认知和非认知品质的发展,培养学生合作、交际等各种技能。1.分组方法。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班级实际
2、,一般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的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组Z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常用的分组法有:(1)常规性分组——按照学生座位就近组合的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前后四人小组。这样的分组合作便于课堂操作,教师易于调控调堂秩序,组织过程耗时少,参与面广,机会均等,效率较高。(2)分项性分组一一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而采取的自由分组方法。这样的分组方法由于学生志趣和投,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人人有话可说,能取得较好的效果。(3)选择性分组——根据班内学生的性别、学习成
3、绩、能力方面的差异,以及家庭社会背景、经济状况和性格、脾气等差异,在教师的引导下组成合作团体。各小组既有成绩好、善于表达的同学,又有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不善言辞工或成绩中等的同学,这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在合作中得到发展。1.小组规模。小组的规模应视班额大小而定,一般每组由3至8人组成。最好是4人一组,组员的优、中、差的比例大致为1:2:1。二、营造合作学习氛围。有效的合作学习是师生、生生之间良性互动的过程,而良好的合作氛围则是互动的基础,它可以促使合作更默契更和谐更有成效。1.确保足够的时间空间。没有时间和空间,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毫无实效。教
4、师必须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小组内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补充和更正的机会。教师该放手时要放手,当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和发现问题时,教师要心甘情愿地让出“教”的舞台,让学生走上展示才华的舞台,尽情地探究、创造、交流和评价。2.建立友善的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自由、愉快的课堂气氛,适时对学生给予示范、指导、激励、帮助。当学习小组因故无法顺利展开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能“袖手旁观”,应当走下讲台,以一个普通合作者的身份自然而然地参与其中,让学生觉察不出这是老师在引导、点拨、救援
5、,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一些表现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信心、斗志。教师要学会察言观色,学会倾听,学会宽容,学会友善,要带着满意的情绪去对待学生的发言,带着愉快的情绪去跟学生交流,带着宽容的情绪鼓励学生向更深层次、更多角度探索,带着兴奋的情绪投入教学活动之中,适时给予指点、提示、援助,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以提高合作的实效。3.形成平等的生生关系。真正的生生平等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自由的、互动的关系。学生之间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等互动活动,有利于互助影响,互相启迪,促进共同发展与提高。在合作学习中虽然有一
6、定的分工,担任特定的角色——有的是组织者,有的是激励者,有的是记录者,有的是检查者,大家相互配合,群策群力,但是毫无能力、性别等方面的歧视。即使在能力异质的小组内,也不应该让能力强的学牛产纶优越感,鄙视学困生,而应引导他们互相倾听、欣赏每一名同学的见解和感悟。同时要让学困生止确认识自我,发现口己的特长和亮点,而不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同情的对象。在合作学习时,要引导学生面对面的互动,看到对方的面孔,让语言有表情,让交流有感情,让发言有听众,使每一名学生的思想Z马任意驰骋,个性得以张扬,能力得以提升。三、选择合作学习形式。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理念式的学习方式,
7、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可以与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从而形成不同的学习形式。1.组织讨论与辩论。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见形式。无论是课堂中对简单问题的讨论,还是开展的专题辩论,都能使学生发表不同观点和意见,进行思想交流,有时还能形成交锋,引人深入思考,让人产生启迪,甚至会产生新的观点或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为了避免讨论或辩论“走过场”,教学时必须注意三点:(1)讨论或辩论前必须注重思考。讨论的内容通常是教材内容的重点或学生的疑难处,学生要发表有一定见地的意见,就需要在讨论前作一番深入地思考,这样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组织讨论或辩论前的思考应当注意:突出学生的主
8、体地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开放性。(2)讨论或辩论时必须注意交流。不论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