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资料》古诗文中常见典故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古诗文中常见典故

ID:41567409

大小:68.4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7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古诗文中常见典故_第1页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古诗文中常见典故_第2页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古诗文中常见典故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古诗文中常见典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典故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指盟主。后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左传•哀公十七年》:“诸候盟,谁执牛耳?”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太仓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斑马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萧萧班马鸣。”辞第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崔去病修建府第,崔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比喻为国忘家。杜

2、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烂柯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己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借代远方來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风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

3、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祝融传说中埜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轡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火灾称为祝融之灾。琴瑟(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涂鸦典出《尧山堂外纪》,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4、提刀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还珠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口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來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來了。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神器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南浦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泳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

5、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己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谢家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允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泌园春•叠障西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

6、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献芹《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笊于口,惨于腹”。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击楫中流也作“中流击楫”。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而为中流击楫之歌。

7、”宋人赵善括《满江红・辛卯生日》:如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鸡口牛后《战国策•韩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方任人支配。典111典出典出典出典111典出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又称“中流誓”,寻取中流誓。””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寸传人方家西席三味抱璞抱柱《三国志・蜀志》《荀子•非相》,《庄子・秋水篇》,指人的心。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C今指能得到祖先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

8、项技术的专家。《称谓录》,代指老师。《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褒)。《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來,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