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562761
大小:61.3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7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5白杨礼赞教案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白杨礼赞【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恢恢欲睡,纵横决荡,直挺秀硕”等常用词语。2.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3.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4.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学习文章状物抒情的写法。【教学重难点】难点: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重点:理解直抒胸臆的语言特点,把握文中记叙、描写与抒情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笫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树是大自然屮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走近
2、白杨树的生命。在北方,白杨树是极易见的一种树,房前、屋后、河畔,公路旁都有它的身彫。(多媒体展示白杨树画面,配以舒缓的背景音乐)这些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优美、宁静……但是这节课,我们却要随着茅盾的笔回到抗H战争的年代,到西北高原去走一走,看看那儿生长的白杨树是一种什么样的英姿。二、自主预习1.检查预习情况,扫除阅读障碍。无边无垠(yin)坦荡如砥(di)恢恢欲睡(ydnyan)虬枝(qiu)婆娑(suO)秀硕(ql)2.相关的写作背景及文学常识。作者简介:茅盾,著名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集《春蚕》、《林家铺子》等等。文学常识:《
3、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茅盾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H、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tl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三、感知课文,把握基本内容1.默读全文,请学生找岀文中直接对白
4、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板书:白杨)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教师点拨:这句直接的抒情,也就是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赞美,歌颂的语调为全文奠定了基调。注意这种开门见山的手法。)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教师点拨:强化情感的力度,不是感性的描绘,而是再次直接赞美,并II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疑问:“不平凡”究竟表现在哪里。)笫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2.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髙声赞美”,
5、说明什么?明确: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3.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板书: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赞美和崇敬的感情。四、讨论问题1.学生思考问题: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如何知道的?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并交流讨论。明确: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如“难道你就觉得他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第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是“你不应该觉得他只是树。”那么是什么呢?)2.趁势让学生读这几个句子。“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
6、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教师讲解:这里连用了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3、提问:看來,作者写这篇课文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赞美白杨树來表达对北方农民的崇敬和赞美,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农民呢?(学情预
7、测〕学生可能会回答这样能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教师讲解:直接对黄土高原上军民抗战的精神加以赞美,未尝不是一种选择。但是,黄土高原北方,是屮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对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读者接受程度来说,可能显得突兀;从艺术上來说,也可能显得粗糙°于是作者采取了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这种含蓄的表达,是生活在国民党治理区域发表的必要,也是艺术语言的巧妙。所有上述的句子,都不是直接的陈述,不是肯定的语气。一连串的“难道”,“难道”,是委婉格修辞,是对读者想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