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并且”。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血白章。(《捕蛇者说》)溪深血鱼肥。(《醉翁亭记》)蟹六跪血二螯。(《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如:君子博学匝日参省乎己。(《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择其善者血从之,其不善者血改之。(《论语》)若夫日出血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余方心动欲还,血大
2、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禽鸟知山林之乐,血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人不知血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青,取之于蓝,血青于蓝。(《劝学》)(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血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人血无信,不如其可。(《论语》)死五看茹,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子血思报父母之仇,臣血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动词,相当于“地”,也可不译。如:吾尝终
3、日血思矣……(《劝学》)吾恂恂血起。(《捕蛇者说》)掩口胡卢血笑。(《促织》)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血叹曰。(《秋水》)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血始流。(《归去来兮辞》)杂然血前陈者。(《醉翁亭记》)太后盛气血揖之(《触龙说赵太后》)子路率尔血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如: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3.通“耐”,能,能力(作名词)。如: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
4、合一君,匝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逍遥游》)4.复音虚词。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②“而后”,才,方才。如: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③“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如: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二、何1.用作疑问代词。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
5、什么原因”。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迥哉?(《岳阳楼记》)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豫州今欲迥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卖柑者言》)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血猿哀鸣。(《琵琶行》)2・用作副词。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如:但不
6、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S“怎么这样”。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水但澹澹,山岛竦峙。(曹操《步出夏门行》)作计迥不量!(《孔雀东南飞》)3.作动词,通“呵”,作“问;呵问,盘问”解。如: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但。(《过秦论》)4.复音虚词“何如”、“何以”、“何许”、“何乃”。(一)“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屮,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7、”。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如: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三)“何许”,表地点的疑问词,相当于“何处”或“什么地方”。如: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大铁椎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1字。(《五祈先1》)(四)“何乃”,相当于“怎
8、么能”。如: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三、乎1.用作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如:儿寒壬?欲食蛋?(《项脊轩志》)若毒之壬?(《捕蛇者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师说》)(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王。(《庄暴见孟子》)日食饮得无衰王?(《触龙说赵太后》)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生?(《师说》)(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如:呜呼!孰知赋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