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初中地理七上第3章第3节《海湾与陆地的变迁》word教案(1)

粤教版初中地理七上第3章第3节《海湾与陆地的变迁》word教案(1)

ID:41556630

大小:134.1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7

粤教版初中地理七上第3章第3节《海湾与陆地的变迁》word教案(1)_第1页
粤教版初中地理七上第3章第3节《海湾与陆地的变迁》word教案(1)_第2页
粤教版初中地理七上第3章第3节《海湾与陆地的变迁》word教案(1)_第3页
粤教版初中地理七上第3章第3节《海湾与陆地的变迁》word教案(1)_第4页
粤教版初中地理七上第3章第3节《海湾与陆地的变迁》word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粤教版初中地理七上第3章第3节《海湾与陆地的变迁》word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陆地的变迁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海陆变化和対火山、地震的认识。教材以阅读材料引出海陆变迁现象和板块运动理论,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板块运动与地球海陆变化及火山、地震分布的关系,最后通过资料收集、漫画展示及角色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地震灾害,掌握正确的防震避震方法O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化,包括•各种不同的作用。(2)正确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能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与“世界地形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解释世界闻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3)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

2、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感知、实验、分析、归纳、表达等能力。2、过程与方法:(1)注重观察、发现、分析、判断、实例检验这一学习方法的培养,实现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读图、活动、实验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实现从单一认知方式向多元认知方式转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海陆变迁的实例,树立海陆是不断变化的唯物主义科学观点,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2)利用“大陆漂移假说”的创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和为探索真理而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精神,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屮的重要作用,体会人类对白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3、。(3)利用板块运动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念。三、教学重点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四、教学难点举例说明地球表血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五、教法建议1、建议教师最好用一系列令人信服的事实证明海陆在变迁。2、在了解地震时可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来体验地震发生时应如何口救与互救(教师可以提供多种选择),让学生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六、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七、教学案例:导入新课: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为什么能够在高山Z颠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看

4、法)同学们都各抒己见,哪些同学的观点比较准确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会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rti学生讲述成语“沧海桑田”的故事。教师说明沧海桑田的原意就是指海陆变迁,可见,海陆的变迁早在古代就已经被人们所觉察和认识。在地球上,沧海变成桑田,桑田乂变为沧海的实例有许多。(投影儿幅实例图)提问:请同学们看所显示的图,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上会出现海洋生物化石?(2)为什么在我国东部海底会,出现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3)荷兰的围海造陆说明什么问题?(4)请同学们再举出一些例子说

5、明海陆变迁。(如台湾海峡的变化;塔里木盆地的变化等)在学生冋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是由于地壳的变动;我国东部海底出现人类活动的遗迹是由于海平血的升降;荷兰的围海造陆说明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海陆变迁是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也就是地球上海陆轮廓是不断变化的。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提问:海洋、陆地是如何变迁的?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活动”:“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要求同学们观察课本图3.15“大陆漂移假说示意图”中南美洲、非洲凸凹部分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南美洲及非洲的轮廓的凸凹处可以吻合。教师归纳、总结:

6、这种现象是徳国科学家魏格纳首先看到的、发现的,他发现,如果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而且就好像一张撕开了的报纸,拼合后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了。于是,他提出了伟大的假说——大陆漂移假说,并穷其一生,证明这一观点。学生活动:①把学生分组,每组一套辅助教具——七大洲的轮廓图片。②比赛:哪一组能最快地把相吻合的大陆找到,并拼合好。③提示学生可参照课文图3.16“大陆漂移示意图”,2亿年前的大陆一6500万年前的大陆一现在的大陆。活动目的:一方面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和成功来Z不易。在活动

7、屮,启发学生探究发现的兴趣,进而得出结论:魏格纳的假说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可信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作用,使大陆漂移呢?在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1961年和1962年,美国的迪茨和赫茨提出了“海底扩张说”。在此基础上,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顺等人首创“板块构造学说”,现己成为最流行的地球科学新理论。该学说较好地解释了世界火山、地震等现象发生和分布的成因。小组探究交流:1.读课本第42页图3.17“六大板块的划分及运动示意图”与课本第43页图3.18“世界主要火山和地震分布图”回答下题:⑴读图2—6写出板块的名称。A、板块板块C、板块D、板块E、板

8、块F、板块⑵读图2—6填写下表所在板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