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教案)

第九章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教案)

ID:41545700

大小:200.4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27

第九章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教案)_第1页
第九章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教案)_第2页
第九章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教案)_第3页
第九章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教案)_第4页
第九章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九章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九章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Sedimentaryfaciesandfaciesmodelofoceancarbonate)学时:3学时基本内容:①基木概念:陆表海、陆缘海、清水沉积作用、生物礁、生态礁、地层礁、丘;②棊本原理:碳酸盐岩沉积环境,Irwin(1965)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能量带的划分及其特征,Laporte(1967)和Young等(1972)的潮汐作用模式及其各相带特征,Wilson(1975)的综合模式9个相带名称,湖泊碳酸盐沉积特征,生物礁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重点:陆表海、陆缘海、生态礁的概念;代表性的碳酸盐沉积模式,如Irwin(1965)陆表海

2、清水沉积作用模式,Laporte(1967)和Young等(1972)的潮汐作用模式。教学路思路:通过与碎們岩沉枳环境的対比來介绍碳酸盐岩沉枳环境的主要特征,然后介绍国内外一些典型的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重点讲解几个代表性的碳酸盐沉积模式,如kwin(1965)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模式,Laporte(1967)和Young筹(1972)的潮汐作用模式,同时亦简要介绍一引起其他沉积模式。简要介绍湖泊碳酸盐沉积环境及英特征,生物礁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在各部分中均简要介绍碳酸盐岩沉积相带与油气及其它沉积矿产的关系。主要参考书:①冯增昭主编《沉积岩石学》下册第二十三、二十四章,石油

3、工业出版社,1993.②M.M.阿斯兰尼等著,冯增昭等译,《石汕地质学译文集》笫四集,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科学出版社,1980.③冯增昭编著《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学》,石汕工业出版社,1989.④贾振远、李之琪编《碳酸盐岩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⑤冯增昭主编《中国沉积学》第二十一、二十二章,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⑥何幼斌编^SedimentaryPetrology^(英文辅助教材)第十一章,江汉石汕学院,2003.复习思考题:①人规模海相或陆相湖泊碳酸盐沉积作用要求具备哪些特定条件?②什么叫陆缘海?什么叫陆表海?如何用海进、海退解释陆表海和陆缘海在地史

4、吋期的演化?为什么我们现在见到的主要是陆缘海,而没有陆表海?③试绘图说明欧文的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模式及英与生油、储油条件的关系。④试绘图说明杨的潮汐作用相带模式及其划分标志。⑤试绘图说明威尔逊的碳酸盐岩相带模式及其划分标志,指明生油和储油有利相带。⑥试列表和绘图对比欧文、杨的和威尔逊等三种不同划分方法的碳酸盐相带模式,进而以威尔逊的相模式为垂点,联系阿姆斯特朗的相模式,指岀各相带的主要岩石类型、指相化石、指相自牛矿物、沉积构造以及牛油储油有利相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编制岸进和岸退的垂向层序,分析碳酸盐岩的生储盖组合特征。①试说明阿姆斯特朗的相带模式,并以此说明陆源碎們沉积和

5、碳酸盐沉积的关系。为什么说陆源碎屑沉积和碳酸盐沉积常常呈消长关系。②什么叫礁?礁相是如何划分的?礁在石汕地质上有何意义?③试论述影响牛物礁的发生、发展、消亡以及它们的最终形态和内部构造的主要因素。④试归纳礁和造備牛:物在地质历史不同时期的特点。教学内容提要:第一节绪言现代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的特点:温暖、清洁、透光的浅水。第二节主要碳酸盐沉积模式一、两种浅海一陆表海及陆缘海(重点)1.陆表海亦可称作内陆海、陆内海、人陆海等。位于大陆内部和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范围广阔的、很浅的浅海。①低坡度:海底坡度小于lft/mi(0.03〜0.15m/km)②范围广阔:延伸可达儿百〜儿千

6、英里③很浅的:水深一般只有几十米,一般不超过2()0m。2.陆缘海也可称作人陆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的、坡度较人的、范围较小的、深度较人的浅海。①坡度较大:海底坡度约2~10ft/mi(0.6〜3m/km)②范围较小:宽度-•般100〜300mi(160〜480km)③深度较大:水深口J达200〜350m(M深)-•般认为,陆棚的边缘fk200m等深线附近,具体位置由陆棚和陆坡的坡折决定,即这个坡折把陆棚和陆坡分开了。在此坡折以下为陆坡,以上为陆棚。陆棚边缘或大陆边缘的浅海为陆缘海,陆棚内部的浅海为陆表海。在地质历史中,沉积碳酸盐岩的浅海大多是陆表海。但是,现在我们看

7、到的浅海却大都不是陆表海,I佃是陆缘海。Shaw第一次精辟地论述了陆表海的水能量特征,并还在能量的基础上,对陆表海沉积物的分布也进行了相应的划分。Shaw的陆表海和沉积物分布的观点,奠定了陆表海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分析的理论基础。以后的许多观点、学说和模式,都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及其能虽带(重点)海底上升动能来自作用于海底的波浪,实际上等于Y带向海方向移动波浪开始冲击海底地缘陆边受‘向了!加f(巒用向Is作方川汐岸邛;在审弱命掉微制口汐被耗环限向向潮部消循到虫方和人力此地浪用擦8从陆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