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540643
大小:60.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7
《朱松林技术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麦高产创建与试验技术总结报告植科2班朱松林20137184—、立项依据1•项目意义:小麦作为我国三大主粮抓好小麦的生产,提高小麦的单位产量对于我国粮食安全与保障都有着极为重人的意义。长期以來,由于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和栽培耕作方式,如人量施吧、施肥时期不对、施肥方式不对筹都会造成肥料利用率低,不仅是--种浪费,还会造成土壤和环境污染,有时还会影响作物的品质。因此研究小麦在不同时期追肥的量及相同时期的不同追肥量对小麦的产虽:的影响。从而得到适合的施肥方式,提高效率。追肥可给予小麦的生长发冇补充营养,使小麦籽粒饱满,提高产最。木实验主要研究,在小麦起身期和拔节期追入相同
2、最的氮肥对小麦的产量的影响,以及研究在两时期(起身期、拔节期)不同追氮肥最对小麦产最的影响。通过木次项目的研究,探究小麦在拔节是追肥是否好于起身时期,且在一定范围内,小麦产量与追氮肥量的关系。将这一规律运用到小麦生产中,在小麦拔节期追施氮肥可以充分促进小麦的生长、提高产量,且可以减少氮肥的消耗,有利于农业的进一步可持续化的发展。同时,通过此次立项,可以提高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2013级全体同学的“学农、爱农”楷神,促进班级团结,也让本科牛捉前感受科研的氛围。2•学术价值:通过此项冃的实验结果得知,小麦在拔节期追肥效果要远好丁起身期,口追丿施氮肥在适当范围内,追施氮肥量
3、与小麦产量成正比关系,以此为理论基础,可运用到生产当屮;并可进一步验证其他作物是否也是遵循此规律。二、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1.研究内容与研究材料:(1)研究小麦在不同时期(起身期、拔节期)追施氮肥对小麦产最的影响以及研究小麦在追施氮肥过程屮,追施氮肥的最与小麦产最之间的关系。(2)小麦:山农29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抗寒性好,分集力较强,成穗率高,熟期较対照略早,落黄性好;植株较矮,株型较紧凑,抗倒性好;方穗,小穗较密,结实性好,白壳,白粒,角质;国家和山东省区试四年次平均:株高78.1cm,亩穗数45.0万,穗粒数34.5粒,「粒重44.1g;中国农科院
4、植保所2年接种鉴定:慢条锈病、中抗/冲
5、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和纹枯病。1.研究方法:1、将试验III分为三个组,分别编号A、B、Co其屮A组有2畦地,第B、C组分别有6畦地,共14畦地。对每畦地进行编号,分別为KL4号。2、所有土地进行统一处理,即在相同的10月10日进行整地,10月11日进行播种,施用基肥。3、设计不同追肥时期(1)A组地(即编号1、2畦地)作为空白实验,不追氮肥;(2)B组地(即编号3-8畦地)小麦进行起身期追梯度型氮肥,拔节期不作处理;(3)C组地(即编号9・14畦地)小麦进行拔节梯度型追氮肥,起身期不作处理。4、、设计对于追肥量不同的实验(1
6、)对于B组(起身期)处理:第3、4畦地设置追纯氮肥量为:58kg/公顷。第5、6畦地设置中追纯氮肥量为:87kg/公顷。笫7、8畦地设置高追纯氮肥量为:116kg/公顷。(2)对于C组(拔节期)处理:每畦地进行与第二组对应施肥量,即第9、10畦地设置低追肥量为:58kg/公顷。第11、12畦地设置中追肥量为:87kg/公顷。第23、14畦地设置高追肥量为:116kg/公顷。实验处理图^编号因索A组B组C组1234567891011121314起身期追施纯氮量(kg/05887116000公顷)拔节期追施纯氮量(kg/公顷)00005887116三、研究结果:小麦成熟
7、后、末期,测得亩穗数、穗粒数、小麦收获时期的产量等产量指标如下:編「严标穗数(万穗/公顷)粒数(粒/穗)千粒重("千粒)理论产量(kg/公顷)实际产量(kg/公顷)A组12494.8536.0038.196840.076720.00B组34444.9036.0039.398443.936219.7556429.3042.5039.887290.027253.5578436.5040.0041.148831.667703.77C组910546.6735.0038.697778.096653.251112666.2230.0040.357605.258070.67131
8、4549.0034.5039.918120.296953.40结论如下:(1)相同管理条件下,小麦在拔节期追肥效果要明显高于起身期追肥,小麦产量高;(2)在小麦生长期间,相同时期追沌氮肥,在58kg/公顷〜116kg/公顷(纯氮量)范围内,随着氮肥追施量的增加,小麦产量也随之增加;(3)小麦产量指标屮,穗数与穗粒数存在一定的反比关系;(4)在小麦生产中,在58k“公顷〜116kg/公顷(纯氮量)范围内追就氮肥,有利于增加小麦穗的千粒重。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预期目标:通过研究小麦起身期与拔节期的追肥量的不同,对作物牛长指标(次牛•根条数、分簾数、干物质量等)以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