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533186
大小:230.5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27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掌握朗伯定律、瑞利定律;理解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的特点及相互联系;了解有关现象的经典理论解释。内容分析:第一单元(§1):经典电磁理论中用以解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电偶极子模型。第二单元(§2):光的吸收及规律。第三单元(§3):光的散射及规律。第四单元(§4):光的色散及规律。第六章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定义:光通过介质后出现的出射光强小于入射光强的现象。解释:用经典电磁理论中的振子模型解释:光能振动能热能。2·1吸收定律朗伯定律:设光通过厚度为dx的介质层时,光强由I减少为(I-dI),则有:成立,积分可得通过厚度为L的介质后的光强I,这就是朗伯定律,式中a称吸收系数。I0
2、II-dIdxxx+dxlX§2光的吸收比尔定律:实验表明:在浓度较低的溶液中,吸收系数a与溶液浓度C成正比,a=A·C。A为与溶液浓度C无关的常数,表征物质的分子特性。代入a与C的关系,朗伯定律变形为:这称为比尔定律。利用比尔定律通过测量I可得溶液的浓度C。2·2吸收类型一般吸收:a值很小且不随波长发生明显变化,即呈现所谓“透明”状态。选择吸收:a值很大且随波长发生急剧变化,即呈现“不透明”的状态。吸收普遍存在于一切介质中,任何介质中都可发生两种类型的吸收,关键取决于波长。2·3吸收光谱产生连续光谱的光源在通过介质后会产生吸收,所形成的光谱为吸收光谱,如图6-5所示。吸收系
3、数大的位置出现谱线消失。用途:物质的定量分析;气象、天文研究。定义:光通过某些介质时,在偏离正常传播方向上有光出射的现象。3·1散射类型1、瑞利散射发生于混浊介质中。原因是在均匀介质中包含许多线度比波长更小的、折射率不同的其他物质的微粒。2、分子散射发生于表面看来均匀纯净的介质中。原因是介质中分子密度起伏破坏了介质的均匀性而导致。§3光的散射3·2散射定律正常传播方向上的光强:因为散射分散了正常传播方向上的光能量,表现为正常传播方向上光强的减弱,故可用朗伯定律描述:s称散射系数,出射光仍为自然光。散射光的光强:设观察方向与正常传播方向之间的夹角为,散射光强为:注意,观察面为X-O-
4、Z平面,参见图6--8。3·3瑞利散射定律实验表明:散射光中各种波长的能量不是均匀分布的,短波占有明显优势,即有的关系成立,这个关系称为瑞利定律。3、散射光的偏振特性:在垂直于光束的方向上(z)观察,散射光为平面偏振光。其他方向上(y,c)观察到的是部分偏振光。3·4分子散射是由物质分子密度的涨落而引起的,它弱于瑞利散射。定义:光通过介质时,传播速度随频率而变化,因而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值的现象。4·1色散现象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由麦克斯韦方程组可得:由此可得n与频率、波长无关。§4光的色散色散现象的客观存在说明了电磁理论存在缺陷。只有在深入研究物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才能解
5、释折射率随频率变化的原因。物质的色散特性可用角色散率D描述:对棱镜表征关系的存在,即表征物质的色散特性。4·2色散曲线和光谱实验中用正交棱镜观察法测量色散曲线,参见图6-12。对棱镜有最小偏向角,0可表示谱线的移动距离,即谱线可表示出n~之间的关系。色散曲线:实验中通过测定不同波长的光对应的0,得出n~关系,即为色散曲线。插图6---14:色散曲线的特点:1、随着波长值的变大,折射率值减小。2、短波段色散曲线斜率较大,角色散率较大。3、波长一定,介质的折射率越大,色散曲线斜率越大。特点:1、光谱线是非均匀排布的。2、短波段的角色散率比长波段的大(可比较a、c)。3、折射率大则角
6、色散率大,光谱展开得宽(比较a、b)。色散光谱:利用摄谱仪拍摄了几种物质的色散光谱如下:4·3色散类型及方程正常色散:特点:波长变大时,折射率值n变小,角色散率D变小。一切无色透明介质在可见光区域均表现为正常色散。描述正常色散时n与关系的经验公式为科希方程:a、b、c为由介质特性决定的常数,由实验得出。当波长变化范围不大时,科希方程可取近似形式:由上两式可得:,与正常色散曲线、光谱的特点相吻合。反常色散:在某些波段会出现,波长变大时折射率值增大的现象,这称为反常色散。反常色散同样是物质的普遍性质。反常色散与选择吸收密切相关,即在发生物质的选择吸收波段附近出现反常色散。请参见图6--
7、18。描述反常色散下n与关系的经验公式为塞耳迈耳方程:由此式得:当0时,n,这是塞耳迈耳方程的一个较大的缺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