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512284
大小:17.3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6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阅读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河北邯郸磁县崇文学校张春玲教材分析:《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课文,本组教材围绕着“生活中的启示”选编了四篇文章,每篇文章都包含着深刻的做人哲理。《钓鱼的启示》是一篇论理型的文章,讲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正是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那就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
2、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的,钓鱼过程中有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启示部分的句子比较难懂又包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课文蕴藏的、倡导的道德品质都是现代社会所呼唤、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如规则意识、如诚实守纪、如不为名利所惑等等。 《钓鱼的启示》设计在本册的第四组课文的第一篇,主要是检验一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本教学设计基于“研究性阅读”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一
3、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表述能力,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钓鱼的启示》情节性强,语言质朴,含义深刻,学生爱读、能读,但不一定读得懂。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要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发,感悟无私处事、诚实做人的重要。教学目标:1、会读会认文中的生字、生词。2、通过对“我”和“父亲”言行的朗读感悟,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学会三个阅读方法。3、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
4、中所获得的启示,明白父亲让“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联系实际,受到“要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品味人物的语言,体悟人物的心理变化,有感情朗读。(重点)2、理解文中的启示,能够联系实际,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钓鱼是一件非常有情怀的事情,钓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有句谚语这样说:钓山钓水钓花鸟,钓江钓海钓情怀,还有句歇后语这样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太公的鱼钩是直的,但是他的是政治思想,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也和钓鱼有关,那文中的主人公
5、又钓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13课----钓鱼的启示。(板书:钓鱼的启示,学生书空,强调“钓”和“钩”的区别)二、预习检测1、请大家默读课文,勾画容易出错的字词,提醒大家注意,5分钟以后交流。2、请大家开火车赛读,巩固生字词。1、回到课文中,看看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我和父亲去钓鱼,钓起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要求下把它给放回了湖中,后来从这件事中悟到启示。可以概况为钓鱼-----放鱼-----启示。三、问题引领,引导朗读1、同学们,我愿意把这条鱼放回去吗?在文中,放鱼的时候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这种依依
6、不舍的情绪,还表现在哪些句子中?(依依不舍)总结:急文中之人之所急,入情入境,是我们读书的一大境界,请同学们再读这些句子。2、一句句、一声声都是难舍之情,我为什么依依不舍呢,我的依依不舍有理由吗?从哪里可以知道依依不舍是有理由的?(引领学生认识三个理由,体会不同的朗读语气)啊,好大的鱼,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鱼大,非常漂亮,这是理由之一,惊喜、自豪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鱼大,钓起来不容易,这是理由之二。我抬头一看,四周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无人知道,
7、这是理由之三。总结:系文中之人之所喜,入情入境,这是读书的第二大境界。3、但纵有百般不舍,却不得不舍,而且不舍,还只有一个原因,是什么呢?出示禁渔期资料,了解禁渔期,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最后两小时有那么重要吗?引出:诚实、信用、道德四、品味语言、体悟感情1、幻灯片出示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朗读,品味其中的感情。为了遵守道德,父亲掷地有声地说: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为了让儿子从小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父亲不容争辩地说: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11岁的儿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急切地问道:爸爸,为什么?父亲心意已决,他平静
8、地说: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毕竟才11岁,儿子哭着闹着争辩着说: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2、就这样,我把鱼放回了湖里,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我舍弃鲈鱼,是否也得到了什么呢?(理解“鲈鱼”加引号和不加引号的含义是什么,明白文中的道理)总结:得文中之人之所得,入情入境,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