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演变-文学常识

科举制度的演变-文学常识

ID:41504906

大小:7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6

科举制度的演变-文学常识_第1页
科举制度的演变-文学常识_第2页
科举制度的演变-文学常识_第3页
资源描述:

《科举制度的演变-文学常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宋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

2、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  明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元代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

3、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又称乡闱、秋闱,三年一次,秋季八月,贡院,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

4、。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会试(又称礼闱,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应试者为贡士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三级。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

5、    清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最多。1.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2.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3.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4.殿试。国家级考试,

6、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