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随笔

《论语》随笔

ID:41489454

大小:3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6

《论语》随笔_第1页
《论语》随笔_第2页
《论语》随笔_第3页
《论语》随笔_第4页
《论语》随笔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随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语》随笔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认为君子要致力于根本。那么,根本是什么呢?在儒家思想里,就是“孝悌”。儒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家里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那么他长大后也就不会犯上作乱。今天我们不主张孩子对父母盲目服从,强调营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希望孩子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发展。但有些人对此理解有误,有些家庭中长幼不分,孩子任意使唤父母,当起了“小皇帝”“小公主”,这样的家庭氛围显然不利于孩子成长、成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是取之不尽的情感宝库。一方面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

2、(她)的爱,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懂得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回报他人的爱。长幼有序、互敬互爱的家庭伦理关系像一片温暖的土壤,能滋养孩子的爱心,使孩子自然而然地懂得奉献,积极与人合作,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一章言辞简洁,却道出了人生的两种至高境界。一是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因为对自己的言行品质很有信心,自己的言行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所以无论别人是否理解,都能淡然处之,这才有了控制“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自信与洒脱。因为在孔子心目中,一个人是否为君子,与他人知不知晓无关,关键在于自身。另一种境界则是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3、。此话一出,真让人肃然起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做到,就算是自己的言行不能够被他人了解,也要尽力去了解别人,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为了更好地了解别人,我们就要换位思考,多从对方的立场、角度考虑问题。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德”是孔子治理天下的主张。怎样实现以德治天下呢?主要的是为政者自己不断学习、修炼,不断完善自己。只有你自己这颗“北极星”闪闪发亮了,群星才会来环绕,天下之人才会归顺与你,向你学习。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先秦时,国即是家,所谓家国一体。在这样的语境下,说“修己之德”就是“治我之国”是符合逻辑的。因为国不会很大,君之所为,民皆知

4、之,这样私德与功德的吻合度很高。所以,儒家重仁政、主德治是有道理的,所以《大学》讲治国平天下皆以修身为本,而修身主要是修德。这章强调治国者的德行,隐含“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意思。其实,不管是治国者,还是政治家、治校者、治班者……道理都是相同的。5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说自己一生不同时期所达到的人生境界。第一步需要立志求学,然后步入自强自立阶段,进而做到把握自己,顺应天命,听得进别人的话,走向成熟。孔夫子又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先下学,让学习

5、贯穿一辈子,至于学而立而不惑,从此之后皆上达矣,知天命故不怨天,耳顺故不尤人。做到这些,心可顺天意,也就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了。人生每个阶段的任务不同,感悟也就不一样。只要从小开始学习、修炼,到时候得到相应的体验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章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两者不可偏废。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走,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指此意。而如果一味空想却不去实实在在第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只学不思,将失去自我;只思不学,将一事无成。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我们更需要深度学习与多远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牢记孔子“

6、不学习、不思考都将给自己带来迷茫和危殆”的告诫,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只有“博学”“近思”才能最终学有所获、学有所成。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章极有名,告诉我们要虚心向学,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王蒙有言:现在太多的人强不知以为知,太多的人吹牛冒泡,粉饰自己的“无知”。而耶鲁大学有位教授上台演讲先讲自己的不知,承认不知,是勇气,是诚实,是担当。确实如此,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的人,往往越虚怀若谷。对于自己不知道、不懂得、不了解的事物,我们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求学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虚伪与虚荣,“不知道”体现的是做人的谦逊和治

7、学的严谨。只有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学得新知识,达到新境界。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在这里讲君子之风,告诉我们要“谦恭大气”。与争强好胜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更提倡谦逊礼让,鄙视无礼的、不公平的竞争。如这一章射礼起始、结束的作揖与共饮。在今天的赛场上,比赛前双方会握手表示友好;比赛后双方互相拥抱,胜利者安慰失败者,失败者祝贺胜利者。尊重对手,才是大气从容的“君子之争”5。有竞争,有输赢,也有恭敬、情义。与小人之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