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高程习题

数字高程习题

ID:41488171

大小:110.7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5

数字高程习题_第1页
数字高程习题_第2页
数字高程习题_第3页
数字高程习题_第4页
数字高程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字高程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习题11、什么是数字高程模型,它有什么特点?答:数字高程模型:广义:地形表面形态的数字化表达 狭义:有限的离散高程采样数据对地表形态的数字化模拟特点:1、精度的恒定性2、表达的多样性3、更新的实时性4、尺度的综合性2、简述数字高程模型的主要研究内容。答:1、地形数据采集2、数据组织与地表建模3、精度分析与质量控制4、可视化表达5、应用与分析习题21、试分析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源及其特点。答:1、数据分布2、数据密度3、数据精度2、简述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采样中的基本布点方式及采样数据的属性。答:1、沿等高线采样2、规

2、则格网采样3、剖面法4、渐进采样5、选择性采样6、混合采样采样数据的属性:点的分布、点的密度、数据精度3、目前主流的DEM数据采集方法有哪些?并对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答:1、从地面直接采集的方法,全站仪数字采集、GPS采集(RTK方式)精度非常高、效率低、成本高、适用于小范围区域(特别是工程应用)2、地形图数据采集方法,精度与底图有关(图上0.1~0.3mm)、效率高、成本低、使用国家范围中低精度DEM数据采集3、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精度比较高(cm~dm)、效率比较高、成本高、适用于国家范围内的高精度DEM的数

3、据采集4、DEM数据获取中的新技术和方法有哪些?答:1、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数据采集方法2、机载激光扫描数据采集3、基于声波、超声波的DEM数据采集航摄负片5、试述基于数字摄影测量的DEM数据采集方法的生产工艺流程。扫描数字像片像片参数控制点坐标数字立体模型相对定向规则格网采样混合采样GRID表面模型DEM镶嵌习题31、简述GRID的结构特点与数据组织形式。答:基本数据结构       1) 数据头——角点坐标、格网间距、行列数、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无数据区值、高程放大系数、高程平移系数、最小高

4、程、  最大高程、数据存储类型、方位角          数据体——按行列顺序排列的格网点高程阵列 2)数据压缩         a二进制存储 b高程放大系数、高程平移系数   c数字图象压缩算法3) DEM金字塔2、如何对GRID数据进行压缩?答:1)行程编码结构:对于一幅DEM,常常在行或列方向上相邻若干个具有相同的高程值,因而从第一列开始在格网单元数值发生变化时该值以及重复个数。 2)块状编码结构:采用方形区域作为记录单元,每个记录单元的初始值(行号、列号)、格网单元高程值和方形区域半径所组成的单元组。

5、 3)四叉树数据结构:首先把一个图幅等分成四个部分,逐块检查起栅格值若每个子区所有的栅格都含有相同值时,该块不在往下分,否则,该去在分成四个区域,如此递归下去,直到子区都含有相同值为止3、简述TIN的存储结构和特点。答:在TIN模型中的基本元素有三角形顶点、边和面 基本元素间的拓扑关系:存在点与线、点与面、线与面、面与面的拓扑关系 基本数据结构:三角形顶点莪的坐标文件和组成三角形三顶点文件4、试对比分析GRID和TIN的优缺点。答:GRIDTIN数据结构光栅数据结构 简单、易于维护更新拓扑矢量数据结构 复杂、

6、维护更新困难顾及地表几何特征否是分辨率固定分辨率;采样点按规则格网分布,地形简单地区采样点数据冗余,地形复杂地区采样点密度足 可变分辨率;可根据地形复杂程度灵活布置采点保凸性差优逼真性较好优光滑性较好差表面分析能力充分利用数字图象处理与分析技术,强 较差适用范围反映大范围宏观地表形态,适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DEM建库及基于DEM的科学分析与研究建立小范围高精度数字表面,适用于细部三维景观再现和工程应用  习题41、 简述GRID建立的基本思路和核心内容?   答:  基本思路      首先对研究区域在平面坐标

7、域上进行格网划分;然后利用地形采样点内插计算出各格网点的高程,生成以GRID数据结构形式存储的高程数据集;最终建立用于表达研究区域地表形态的连续数字表面   核心问题 :DEM内插(内插数学模型的选择、邻域范围的确定2、生成GRID的主要方法有哪些?与DEM数据采集方法、采样策略和采样数据分布间存在哪些联系?答:1)基于规则格网分布采样点的GRID建立 ·最近邻域法 ·双线性内插      H=a0+a1x+a2y+a3xy ·双三次曲面内插 ·二元样条函数内插 2)基于不规则分布采样点的GRID建立 ·整体

8、内插 ·逐点内插法   a(反距离权)加权平均法   b移动曲面拟合法   c克立金法 ·间接法   基本思路:先构建TIN,然后在TIN表面上内插格网点高程 线性内插    H=a0+a1x+a2y 双二次曲面内插H=a0+a1x+a2y+a3xy+a4x2+a5y2 3)基于等高线分等高线直接内插法  、等高线离散化法、  等高线构TIN法、 布采样点的GRID建立3、DEM表面建模中常用的函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