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先驱不朽的丰碑鲁迅研究

伟大的先驱不朽的丰碑鲁迅研究

ID:41480992

大小:266.01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8-25

伟大的先驱不朽的丰碑鲁迅研究_第1页
伟大的先驱不朽的丰碑鲁迅研究_第2页
伟大的先驱不朽的丰碑鲁迅研究_第3页
伟大的先驱不朽的丰碑鲁迅研究_第4页
伟大的先驱不朽的丰碑鲁迅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伟大的先驱不朽的丰碑鲁迅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伟大的先驱不朽的丰碑——浅论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姓名:李力指导老师:廖声武报名号:705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概述1.崇高的历史地位2.现代小说的奠基人3.坚定的革命性和旺盛的战斗精神4.新民主主义

2、文化的先驱5.丰富了小说形式的多样化6.小说的时代意义小说集呐喊野草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坟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补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附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热风三闲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其他作品故事新编古籍序跋集文序跋集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阿金鲁迅诗集《呐喊》和《彷徨》《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收入作家从1918年至1922年间创作的十五篇小说,1923年8月出版。第二部小说集《彷徨》收入作家1924年到1925年

3、间创作的小说11篇,1926年8出版。《呐喊》《彷徨》深刻地展示了从辛亥革命前到1927年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历史特点尤其是各个阶层的精神面貌,成功地塑造了处于政治压迫、经济剥削、精神奴役下的农民形象系列和处于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各种知识分子形象系列,尖锐地抨击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体现了鲁迅坚韧不拔地探索改革社会,改革人生道路的精神。《呐喊》和《彷徨》《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揭示传统封建思想

4、的吃人本质是《呐喊》、《彷徨》的主要思想价值。《呐喊》和《彷徨》1.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2.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3.对变革时期(社会变动和文化转型)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呐喊》和《彷徨》《呐喊》和《彷徨》中多数作品,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了中国历史和现实“吃人”本质。可以说“吃人”二字极为准确、生动地概括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本质,深刻反映了有人“吃人”有人“被吃”的残酷而悲惨的现实。而造成这种“吃人”根源,是家庭守法制对人性的摧残和封建礼教的精神虐杀。

5、《呐喊》和《彷徨》1.现代小说的奠基人实现了“实用大于消遣”的小说价值的现代转换实现了“人物大于情节”的小说观念的现代转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现代小说形式作品中大量运用了明白流畅的现代口语《狂人日记》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日记》“狂人”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社会叛逆者的形象,一个清醒的启蒙主义者

6、的形象。鲁迅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以彻底的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将小说的社会功能.艺术力量发挥到了极致,他提高了小说的文学地位,改变了小说边缘化的社会地位。作品充分反映了现代中国中下层民众的愿望和要求,大量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件,塑造了劳苦大众的真实形象。这正是我国小说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2.鲁迅小说具有坚定的革命性和旺盛的战斗精神毛泽东将鲁迅精神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政治的远见”,“他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世界,所以看得远,看得真”;二是“他的斗争精神”,“他看清了政治方向,就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

7、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三是“他的牺牲精神”,“他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

8、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呐喊》自序鲁迅的三个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国民性)?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3.鲁迅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先驱毛泽东同志在伟大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到: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所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