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全程机械化

水稻全程机械化

ID:41472289

大小:56.5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5

水稻全程机械化_第1页
水稻全程机械化_第2页
水稻全程机械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水稻全程机械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稻全程机械化摘要:水稻牛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水稻生产全过程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它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农机作业的工艺流程、作物生长的农艺要求,涵盖了从耕整地、育秧、栽植、植保、收获、干燥等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操作内容。1水稻棚盘育秧技术1)盘土配制。本山土含量占85%,腐殖土或草碳土占15%,采用3次混拌法拌匀盘土药剂和化肥,保证盘土粘结力,提高秧片强度。2)播种。使用人力播种器,严格控制播种量,保证播种分布均匀,秧苗整齐。在插秧机取秧量调至中间位置时,单臂取秧常规的为3〜5株/

2、次,稀植的为2〜3株/次。3)盘土规格。厚度应控制在2〜2・•7cm,其中:盖籽土厚0.3•〜0.4cm,秧片宽度必须控制在于27〜28cm,四边平整,保证插秧时秧片不卡箱和不出现断苗现象。2水田机械化整地技术1)基础整地。基础整地应用激光平地技术,用激光机平地后,可节省土地9%,节水20%,提高产量20%〜30%,并提高化肥利用率等。2)插秧前整地。插秧前使用碎土搅浆平地机作业,具有[□面平整、[□表无稻茬、作业遍数少等优点。使用碎土搅浆平地机应注意:配套动力应选择284〜404型拖拉机,654型机身质量过大

3、,轧过后的轮辙难以平掉;选择碎土搅浆平地机作业幅宽要与动力机械相配套,一般284型配2m幅宽较适宜;提早顶凌整地,水耙轮在4月20口开始整地,而碎土搅浆平地机应在4月10E1开始整地。碎土搅浆后,土质较疏松,尤其是黑土地,既要防止泡田时间长,造成机车陷车,又要争取沉降时间,所以要把握好时间。3泡田技术根据插秧作业时间决定泡田时间。一般沙壤地泡2〜3天,粘壤地泡3〜4天,放水沉淀后的田面应无硬块,泥浆呈花达水。用一节手指划出现沟并徐徐游合时为适宜机插,过软继续沉淀,过硬水耙后再沉淀.直至达到要求。4水稻机械插秧技

4、术采用2ZT-9356型插秧机或韩国“水上漂”进行插秧作用.机插同吋可以进行深施肥。具体操作要求如下:1)插秧机下田前要考虑好插秧行走路线和转移地块进岀吋的路线。2)插秧吋,靠田边应留一幅插秧机的作业宽度。插秧到两端地头吋,两端地头各留下一幅插秧机的作业宽度。3)在插秧作业转向时,要切断栽植动力,完成转向后再接合栽植动力继续作业。4)在往秧箱上初装秧片时,可将秧片截取不等长度装入秧箱,作业中可错开时间给各箱续秧,边插边续即可完成,减少停机次数。5水稻机械收获技术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就是按水稻收获的农业技术要求,用

5、机械一次性完成或分节完成收割、脱粒、清选等技术,此项技术也曾是我地区水稻牛产机械化的薄弱环节。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形势发展需求的提高,和政府对收割机械的重点补贴政策的实施,南昌市水稻收获机械发展迅速,与全国机收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去年机械收获水平达81%,实现历史性突破,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以联合收获为主,分段收获为辅的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方式。在实践中进行机具选型引进,发展了跨区作业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推广模式。联合收获工艺是使用机械一次性完成水稻收割、脱粒、清选、装袋或输入粮箱等工序,茎杆分离后可切碎还出,也可集

6、堆后捆扎收集。联合收割机当中,半喂入式机器是只将稻穗送入脱粒装置脱粒,可切碎茎杆还出,也可保留茎杆实现茎杆的条铺和堆放,适合各地区对秸秆处理的不同要求,也是我地区的主要机械化收获方式。全喂入收割机则将被割下的全部稻株送入脱粒装置中,茎杆切碎后还出,由于我地区茎杆利用率高,所以不适合全喂入收割机作业。通过对收获方式和现有收获机的调查,认为收获方式应以6:2:2为宜,即60%的面积割晒,20%的面积半喂入收获和20%全喂人收获。3种收获方式的具体运用如下:1)寒地水稻站秆成熟,茎秆量大,在收获时难以清选;另外,收获

7、I]寸气温低,无处晾晒,所以要以割晒为主。2)半喂人方式可提前收获,糙碎低;全喂人工效高,后期收获质量也不差,更重要的是便于拾禾作业。所以半喂入与全喂入并行不悖,不能互相替代,要按比例分配。6粮食处理机械化技术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现阶段我们大力推广低温干燥设备,用低温干燥技术可提高出米率10%〜50%,且含水率可控制在14%以内,使稻13味保持最佳,提前上市。扣除干烧费用,平均1kg稻米可多卖0・20元,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应用的水稻机械干燥技术,主要是以中、小低温循环干燥机械设备的手段,人工控制温度、湿度等

8、因素,在不损害水稻品质的前提下,快速降低含水量,使其达到国家安全储存标准的干燥技术,是水稻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条件。该技术除了能有效地防止连绵阴雨等灾害性天气所造成的损失外,还具有其他明显的优势:一是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实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提供了有效手段。二是提高了粮食品质、卖动性和加工性。三是可以防止自然灾害对粮食造成的污染,杜绝农民因占有公地晾晒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