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案

ID:41445053

大小:4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4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童趣【教学目标】   1.准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象,才能有物外之趣。  3.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4.理解文章叙事顺序,了解各层大意。【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2.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3.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象,获得生活乐趣。【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教学方法】诵读法抓重点词句法、拓展延伸法。【课前准备】这是学生进入中学来,学的第一篇文言文。课前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能正确

2、地读出停顿,那么句意也就容易掌握了。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美好的童年。童年的歌谣、童年的伙伴、童年的趣事……是否还历历在目呢?清代文学家沈复也有过快乐的童年,他写的一篇《闲情记趣》,就记叙了他儿时一些趣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感受一下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1.简介作品及作者《闲情记趣》选自《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一本自传体散文,记叙了作者夫妇的家居生活和自己的坎坷经历,文字朴素自然,情感真挚。作者沈复(1763-1807年以后),字三白,清代苏州人,文学家。沈复儿

3、时就表现出富于想象、幻想的性格特点。沈复写《浮生六记》,忆及童年时仍充满童心童趣,这是很珍贵的。2.解题题目《闲情记趣》中,“闲情”:清闲、无拘束时的情致;“记趣”:将乐趣、情趣记录下来。题目本身就蕴涵着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留恋。二、检查预习,注意粗体字的读音  项为之强  鹤唳  怡然  凹凸  为壑  癞虾蟆三、朗读课文1.生自由读。2.师范读。四、理解文意1.学习第一段(1)解释文言词语的方法:加字、换字。(2)师示范理解部分词语:换字:余——我;目——眼睛;日——太阳。加字:见——看见;细——仔细;察——观察。(

4、3)同座互说意思,不理解的问老师。我回忆童年时代,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连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也看得清清楚楚。看见了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察看它的纹理,所以时常有一种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4)背诵第一段。2.学习第二段(1)齐读。(2)教师引导解疑难字。(3)理解文意:学生自由说,全班交流,指出不足。夏天,蚊子的鸣叫像雷声一样,我自己把它比作一群鹤在空中飞舞。心意专注地想象,那么有时成千有时成百的蚊子果然都成了鹤了;我仰着头观察它们,脖子都因此而僵硬了。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中,用烟慢慢地向蚊子喷去,使它们冲着烟飞

5、舞轰鸣,造成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像鹤在云头之上鸣叫一样,我因此高兴地连声叫好。(4)齐读,背诵。3.第三段(1)一生读,齐读。(2)教师引导解疑难字。(3)理解文意:生自由说,全班交流,指出不足处。我常常在土墙凹凸的地方,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自己的身子,使它和土台一样高;凝神仔细观察,把丛生的小草当作山林,把小虫、蚂蚁当作野兽,把土块凸出的部分当作丘陵,把下凹的部分当作山谷,精神在其中漫游,感到安适愉快而满足。(4)齐读,背诵。4.第四段(1)一生读,齐读。(2)教师引导解疑难字。5.理解文意:学生自由说,全班

6、交流,指出不足处。一天,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里争斗,我观看它们,兴趣正浓,忽然有一个高大的东西,拔山倒树地来了,原来是一头癞虾蟆,它的舌头一吐出来,那两只虫子都被它吞进肚里了。我那时年纪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精神安定下来,我捉住虾蟆,用鞭子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6.齐读,背诵7.识记加粗字词:(1)项为之强(脖子、颈项)  (2)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3)以丛草为林(树林)  (4)兴正浓(兴趣)  (5)方出神(正)  (6)驱之别院(赶、驱逐)  (7)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

7、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8)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9)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  (10)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五、学生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3.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自主讨论明确:  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第一件是把夏蚊看作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凹凸、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作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蛤蟆看作庞然

8、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象,才会得到。  教师小结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象,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五、作业背诵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研读与赏析、体验与反思、背诵、识记重点字词。【教学过程】一、复习重点字词1.项为之强(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