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人民版)

【教学设计】《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人民版)

ID:41436722

大小:484.9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4

【教学设计】《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人民版)_第1页
【教学设计】《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人民版)_第2页
【教学设计】《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人民版)_第3页
【教学设计】《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人民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人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材分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石,长期以来这种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占据着无可争辩的主导地位,时光荏苒,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这种以满足温饱为目标的生产模式已无法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不久全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最终消灭了小农经济,但农业一直到今天仍然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它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今天的土地流转,我们党时刻关注农业,到2009年中央已连续六次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锁定“三农”。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农村市场成为我国企业的避风港,一系列的下乡活动,拉动了内需。

2、农业又一次成为了共和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所以本节课的地位十分重要。从思想教育内容而言,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的艰路历程,形成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从而挖掘本节课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了解古代农业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背景及目的,培养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教学难点】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存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

3、;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课前准备◆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片、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2、教师在教学课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教学过程以利用时间和地点为线索梳理知识,掌握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工具的演进,以及主要的水利工程。通过阅读教材第三、四小节,了解中国古代的赋役和土地制度。通过事例,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思考探究1:古代圣王传说中“神农氏”有显赫地位,这说明了A、远古时代人们已认识到农业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B、远古时代人们缺乏科学常识,盲目崇拜英雄人物C、神农氏的贡献远远超过其他同时代的“圣王”D

4、、神农氏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开创者★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生产力)*1、演进过程: ①中国农业经历了原始阶段。②中国依然采用耕种前用火烧、耕种后用水除掉杂草的耕作方式(火耕水耨)。“以牛田”(即牛耕)和铁器的使用:(牛耕的使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③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秦国“以牛田”,所以国富民强。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⑤  耦犁(二牛抬杠)在某些地方已经被取代2、认识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制度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

5、体耕种,共同消费。(2)奴隶社会: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3)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思考探究2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这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中国古代农民的负担1、“泰半之赋”2、徭役3、沉重的赋税和力役◆本课小结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1)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2)小农经济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态。(4)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5)封建国家为稳定小农,大都采取了抑

6、制土地兼并的措施◆教学反思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