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422571
大小:67.9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4
《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历年高考古诗词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历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生失分严重,得分率低,而各地屮考的古诗词鉴赏(3〜5分),也是学生的难点,表现在对诗歌的题材、主题、写法没有明确的思路,答题时没有鉴赏的步骤,语言组织混乱。根据全国各地中考诗词鉴赏的要求,归纳鉴赏四步法。—-'抓修辞古诗词奖赏屮的修辞,最多的当算比喻、拟人、用典、对比了。1、比喻。是为了表现所咏z物在某一方面的特征,以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答题格式: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什么在哪一方面的特征。举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运用比喻的修
2、辞,诗人把民族危亡比作“风中絮”,把个人的人生坎坷比作“雨打萍“,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及个人身世的感慨。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以“病树、沉舟“自比,既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又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深刻哲理。2、用典。诗人运用典故,大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观点,或起作借古讽今的效果。举例: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人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重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又如:怀旧空吟闻笛赋,
3、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运用“闻笛赋“、”烂柯人“德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既有见到老朋友的欣恵,也有被贬久远的怨恨。3、夸张:运用夸张的修辞,是为了突出表现事物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举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蒸“、“撼”突出表现了洞庭湖雾气蒸腾,波涛汹涌,声势浩大的特点。又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一个“割“字,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遮天蔽□的景象。再如:烽火连三与,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
4、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诅咒,同时也由于安史之/乱导致的诗人妻离子散,家书的宝贵,对家人的无限思念Z情。如:只恐双溪舟乍艦舟,载不动,许多愁。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化无形为有形……,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丈夫早逝的深.重.哀愁。4、拟人:诗歌中的拟人修辞往往和作者的抒情相结合,传达诗人的情感,或触景生情,或寄情于景,以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举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融情于景,以“花溅泪”、“鸟惊心”来表达自己忧国思家的情感。二、抓关键的动词(即“诗眼”)一首诗歌屮,往往就是几个字或某一个字最具有表现力,
5、通常把这些字叫做“诗眼”。动词的答题格式:某字,生动具体的表现了什么在某一方面的什么特点。女n: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锁“在本诗屮意为”笼罩“,生动的表现了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以及作为一个亡国Z君的凄凉、忧伤Z情。三、抓写法(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一个大概念,既包含修辞,也包括表达方式。除此Z外,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史抒怀、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事喻理、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虚实相生、想象、联想、对比、象征等。诗人运用以动衬静的举例: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后山寺破产预案》)写法,表现了禅院的幽
6、深寂静。又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岀其里。(曹操《观沧海》)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丰富的想彖,描绘出一幅大海吞吐日月、包含星汉的壮阔场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远大抱负。再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诗人触景生情,由眼前的春景,引发对往昔的回忆,抒发了诗人伤春惜时之感。再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和坚贞的民族气节。四、抓诗人的情感、态度,抓诗歌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言为心声“,“诗言志”。诗歌总是作者有感而发,
7、有抒发离愁别恨的闺怨诗(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有表达报国无门的忧愤的(如辛弃疾的《为陈同肤赋壮词》);有通过描写边塞雄浑奇异风光来表达为国建功、忧国思家的矛盾心里的,如范仲淹的《渔家傲》;有借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来表达自己归隐后的闲适的(如王维的山水诗,陶渊明孟浩然的HI园诗);有借历史来表达自己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如杜牧的大部分咏史抒怀诗),也有借历史事件或历史遗迹来揭示现实社会的(如张养浩的散曲)等等。在鉴赏古诗词时,弄清楚诗歌的题材,要紧扌II主题答题作答。举例: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诗人希望总会有一天,登
8、上泰山,表现了诗人远大的抱负和登高望远的豪迈气概。又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运用对比,揭示了在封建社会里,无论朝代的兴衰,受苦受难的总是百姓这一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百姓悲惨命运的深刻同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