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403754
大小:583.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8-24
《讲10 地质作用(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节地质营力与地质作用一、地质营力的基本概念地球自形成以来就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与运动。地质学家把引起岩石圈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运动和变化的自然动力称之为地质营力。根据能量的来源,可将地质营力分为外地质营力(能量来自于地球的外部)和内地质营力(能量来自于地球的内部)。外地质营力包括:水、冰、风和生物四种类型,主要作用于地壳的表层,造成地表的高差趋于平坦。内地质营力包括:构造营力—引起岩石圈发生机械运动的自然动力。岩浆营力—地球内部引起的,通过岩浆的温度、压力和运动表现出来的自然动力。内地质营力不仅使岩石圈的物质发生变化,同时也是地表形态发生
2、改变,如大陆的漂移、山脉的形成等。第七章地质作用1第一节地质营力与地质作用二、地质作用的基本概念一)地质作用的定义:由地质营力引起的,造成地壳运动与变化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之为地质作用。二)地质作用的分类地质作用的分类第七章地质作用地质作用表2第二节风化作用一、风化作用的定义户外的铁丝会生锈,死去的树木会腐烂,同样地表的岩石和矿物天长日久也会松散,Why?风化作用:是指表生条件下(常温、常压、富氧和水),由于气温、大气、水和生物等的作用,使岩石和矿物在原地遭受分解和破坏的过程。二、风化作用的类型: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类型。一)
3、物理风化1.定义:由于温度的反复变化等原因,使得岩石或矿物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的过程,称之为物理风化作用。2.方式:1)温差风化:岩石表层因温度的周期性变化,使岩石破碎的过程。第七章地质作用3第二节风化作用产生的原因外因:因温度的变化,造成岩石里外受热不均。内因:岩石的组成矿物的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差较大的地区,裸露的岩石,因反复的膨胀、收缩,棱角状的岩石会趋于圆化。2)冰劈作用:岩石裂隙中的水,因结冰体积膨胀而使裂隙进一步扩大的过程。封闭在裂隙中的水,结冰时体积将增大1/11,并对岩壁产生960公斤/平方厘米的压力,足以使裂隙
4、进一步扩大。3)盐类的结晶与潮解作用:3.物理风化的产物特点:物理风化的产物多为大小不等的棱角状岩石碎块,地形平坦处碎屑物覆盖在基岩表面,地形陡峭处,则在坡角形成倒石堆。第七章地质作用岩石表面的圆化冰劈作用倒石堆4第二节风化作用二)化学风化1.定义:出露地表的岩石或矿物,因大气中水、氧等的作用,而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岩石或矿物成分改变,岩石遭受破坏的过程。2.方式:1)溶解作用:岩石中某些溶解度较大的矿物(卤化物、硫硅酸盐等)易溶于水,并随水流失。另外方解石虽不溶于水(纯水),但当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时,则可形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随水流失。如碳酸岩分布区
5、的喀斯特地貌,即为溶解作用形成。2)水解作用:水是弱电解质,可部分的电离为H+和OH-离子,它可以与水中矿物离解的各种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特别是碱金属离子),形成可溶性的溶液或胶体物质,随水流失,从而造成岩石的破坏。例如钾长石与水作用形成高岭石(不溶)+二氧化硅(胶体,可溶)+氢氧化钾(溶液)。第七章地质作用石林5第二节风化作用3)氧化作用:岩石中的矿物与水中或大气中的游离氧发生化学反应,致使岩石遭受破坏的过程。矿物大多数形成的地下缺氧环境,一旦出露地表,由低价元素组成的矿物最易氧化成高价元素矿物。例如黄铁矿被氧化成褐铁矿等。3.化学风化产物的特点
6、:化学风化不仅改变了岩石中组成矿物的化学成分,同时也使得原先坚硬的岩石变的松散多孔,其矿物组合以在表生条件下稳定的含铁(高价)、铝等元素的矿物组合为主。如褐铁矿、铝土矿等。三)生物风化作用1.定义:生物的生命活动引起岩石破坏、分解的作用。2.方式:第七章地质作用6第二节风化作用1)生物的机械破坏作用生物在其活动过程中,因挖掘洞穴,蚯蚓、蚂蚁等的翻土,可造成岩石的机械破坏作用,另外较高等植物的根系在生长时对岩石有撑胀力,随着根系的不断生长,也会使岩石裂隙不断扩大终致崩裂、破碎。2)生物的化学风化作用地表附近的土壤中有大量的细菌、藻类、真菌等,即使在
7、极地的岩石表面和裂缝中也有地衣生存。它们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分泌的有机酸会引起岩石分解。较高等植物的根系释放的有机酸和CO2,也会破坏岩石。生物死后,遗体腐烂分解出的腐殖酸等会使岩石分解等。三、风化作用的产物——风化壳一)残积物:出露地表的岩石经长期物理和化学风化后,基本在原第七章地质作用根劈作用7第二节风化作用地形成的松散风化物称之为残积物。残积物主要由粘土和为完全风化的岩石碎屑组成。二)土壤:残积物经生物风化作用改造后,形成富含腐殖质的表层。三)风化壳:由残积物和土壤构成的、不连续地覆盖于基岩上的薄壳,称为风化壳。风化壳的成分和厚度随地而异,厚度
8、可从几厘米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不等。在剖面上风化壳自上而下分为3层:土壤层(Ⅰ);残积层(Ⅱ);半风化岩石(Ⅲ)。风化壳下为基岩(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