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_新人教版_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_新人教版_附答案

ID:41398178

大小:63.4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4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_新人教版_附答案_第1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_新人教版_附答案_第2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_新人教版_附答案_第3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_新人教版_附答案_第4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_新人教版_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_新人教版_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咏雪》阅读卜面文言文,完成1—9题。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B:②“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编著的《》一文。2、解释加点的字词。内集:儿女:俄而:欣然:••••••••差可拟:未若:因风起:••••••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①②③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文中“寒雪”“内集

2、”“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的家庭气氛。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撒盐/空中差/可拟B.白雪/纷纷何/所似C.未若/柳絮/因风起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6、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7、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答:8、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來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答:a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喻体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

3、句吗?词:诗句:《陈太丘与友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一7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加点的字词。与友期行: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尊君在不:待君久不至:相委而圭:•••••家君: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①②③3、“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

4、人是个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o久元方对友人的评价是,从而课文想告诉我们的道理5、有人认为客人既己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陈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说说你的看法。答:6、你能写出几个古代少年机解聪明的故事吗?签.7、从元方的两处对话和一次行动中,你能看出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答:《虽有嘉肴》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题。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

5、知困。②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③故曰:教学相长也。④《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①虽有嘉肴(■)②弗食(■)③不知其旨也()④不知其善也()••⑤能自强也(••)⑥虽有至道■()⑦教学相长()⑧是故()•••⑨教然后知困(■)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①②③④4.本文节选自,又名,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论著的选集,共篇。《学记》是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的专著。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5.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

6、证思路)本文主要论述了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作比,继而引入“”,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6.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7.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8.“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河中石兽》阅读卜面文言文,完成1—6题。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_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眾涨携之去?乃石性坚

7、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②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③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本文选自,作者,字,是—代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