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之

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之

ID:41371970

大小:509.51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8-23

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之_第1页
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之_第2页
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之_第3页
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之_第4页
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特色文化选介系列之二张占锦二○○九年六月中国传统文化简介系列之二二十四节气规律一、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二、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与七十二候三、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四、数九、数伏的含义和原理五、二十四节气的分类六、二十四节气与干支纪年、干支纪月的关系七、二十四节气与西方星座的对应关系八、二十四节气对联及谚语引言——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依据我国传统历法把黄道按太阳黄经计360°等分为二十四个弧段,每隔15°为一气,共计二十四气。一年(回归年)相应地分为二十四个时段,称为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2、、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太阳从春分点黄经0°出发,在黄道上逆时针向前运行,每运行15°便成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个回归年,合360°。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夏商周时代,成熟于秦汉时期。注:地球是绕太阳公转的,但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从地球上观察,则是太阳在围绕地球运动,两者之间是相对。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与从地球上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并不完全相同。天球就是为以地球为中心研究天体位置和运动而引进的一个半径为任意大的假象圆球。在假象中天空中所有形体都悬浮于天球上,它们相对于

3、地球的运行轨迹也都可以在天球上表示出来。黄道是人们从地球上观察到的太阳运行轨迹,也就是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视运动圆形轨道。白道是人们从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球运行轨迹,也就是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圆形轨道。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长度超过4万公里。毛泽东《七律·送瘟神》:“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夏商周时代。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发展到了八个。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

4、称。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四季,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与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史记•太史公自序》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二、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与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人们通过上述8个节气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

5、冬四个季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春分、秋分时太阳光垂直照射赤道,昼夜平分。因此,此二者合称“二分”。夏至、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形成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极致,合称“二至”。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

6、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七十二候是古代黄河流域的物候历,其完整记载最早见于公元前二世纪的《逸周书·时训解》。其计算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每一候均以一种物候现象作为相应,称为“候应”。其表述方法是以鸟兽虫鱼、草木生态的变化以及其他自然现象的出现和消失,来验证气候的变化和季节的推移。七十二候对指导我国古代农事活动起了一定作用。在本篇中,每一候的相关内容都包含在相应的节气中讲述。三、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含义每个节气的含义包括交节时间、太阳黄经、含义概括、相应物候及解释等内容。立春——每年公历2月3

7、日至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俗称“打春”,表示春季的开始。我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立春节后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的冰块还没完全溶解,如同被鱼背负着浮在水面上。雨水——每年公历2月18日至20日,太阳到达黄经330°时为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说的是雨水节后鱼肥而出,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

8、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惊蛰——每年公历3月5日至7日,太阳到达黄经345°时为惊蛰。这时天气转暖,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