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的基本方法

唱歌的基本方法

ID:41328681

大小:69.5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8-22

唱歌的基本方法_第1页
唱歌的基本方法_第2页
唱歌的基本方法_第3页
唱歌的基本方法_第4页
唱歌的基本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唱歌的基本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关于歌唱中的演唱方法1、唱歌的方法到底有几种按照传统的说法,一般把唱歌的方法分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但是我个人是比较反对划分声部和唱法的,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高声部和低声部都是风格和表现上的差别,并不存在唱法上的差别。就像演奏钢琴一样,在钢琴的曲目中不同风格、不同表现、不同类型的乐曲有很多。但在钢琴教学中就不会存在学琴初期就先来划分弹法和类型。的确,学生受性格、喜好、自然条件的影响,是不可能把所有类型的作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的学生弹〈肖邦〉就能比较好的表现其风格,可弹〈贝多芬〉就可能表现不出来。而有的学生善于演奏快板的的部分,一到慢板乐章就弹得很"白",即便是钢琴

2、大师也是一样,鲁宾斯坦弹肖邦的夜曲就比较好,霍拉维茨弹莫扎特就比较好。声乐上也是如此,我们不能把声乐艺术人为的用几种唱法或几个声部来划分,这样的划分就像是把穿的鞋划分为几个尺码,不管合不合脚,就这几个尺寸的鞋,这样行吗?不管是美声唱法、民歌唱法还是通俗唱法,不管是中音还是高音,衡量其声音的标准是一样的,我们都是要寻求那种平衡的、悦耳的声音(有关平衡的问题可参看音乐教学法中的内容)。对于一位优秀的歌唱者来说,这几种唱法仅仅是风格上的差别,听听欧美流行音乐的演唱,凡是优秀的歌手声音都在平衡点上,这是几种唱法都必须做到的,而唱法的差别就是在咬字、吐字、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别,平

3、衡点的取得就是以自然和真实为标准的。至于声部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先建立良好的演唱方法,使其真实的再现嗓音的自然条件,学生对哪一声部的作品表现得最好就选择哪一声部。所以,我认为在学习的最初阶段不要轻易的确定学生的演唱风格,尤其是根据演唱风格再划分几种演唱方法,人为的限制了学生的演唱范围,也容易使声乐艺术陷在僵化和固定的唱法之中。2、为什么学习美声唱法对于喜欢唱歌的人来说,总是希望自己能长期保持一个良好的嗓音状态,并且能够不受年龄的影响,长期拥有好的音色,延长自己的艺术寿命。那么,美声唱法的练习,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帮助你实现这个愿望。为什么呢?下面就先来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是美声唱

4、法。美声唱法起源于欧洲,意大利原文:Belcanto又称为“柔声唱法”,但是这两种翻译,对于一般人理解美声唱法,都容易引起误解。按照我们中文的语法习惯,理解“美声唱法”这个概念,重点在于“声”这个字,所以很容易将美声唱法理解成是用某种音色即声音去唱歌。实则不然,它的意大利文原意是“完美的歌唱”,也就是说,美声唱法指的并不是要把歌唱者训练成能发出某种音色,而是在于演唱时,能够达到某一种状态,这个状态是全身参与的,包括气息,共鸣,肢体的打开等等,而并不是强调音色。但是,很多声乐爱好者却将其误解为要把声音训练成某种音色,所以就造成了两个现象。一个现象是想学习美声唱法的学生,在学习

5、之初,就开始盲目的把自己的声音朝着他理解的那种音色去训练,继而造成压着嗓子唱,长期在这种状态下唱歌,同时若在盲目的练习高音,会在不觉中让声带充血,严重者造成声带息肉等等问题。另一个现象是,一些初学者把美声唱法理解成某种特定的音色,忽视了奇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力,单从音色上进行判断,而无法真正理解美声唱法的内涵,造成了从心理上排斥美声唱法,就更谈不上去钻研声乐,也就谈不上真正理解声乐的艺术表现力了,更是无法通过美声唱法的训练,来达到科学用嗓的目的。那么所谓的“完美的歌唱”更具体的指的是什么呢?从技术上来解释,它包含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歌唱时的呼吸2、喉咙的位置3、共鸣的参与程度

6、4、肢体语言的参与程度5、歌唱者的面部表情6、歌唱者的心理状态7、歌唱者对于歌曲的理解8、歌唱者对于情感的表达方式等二、唱歌基本功——发声练气一、张口唱歌就要张口,但这个张口不是我们平常说话、吃饭这种生活上的张口。唱歌要求大张口,小舌要往上提。这种张口增大了口腔的空间,俗称膛。大张口时,鼻腔通道扩张,鼻腔里有窦口,经细小通道,与头腔各共鸣区相连。大张口时,也有助于窦口张开。小舌提起也有助于后咽壁上的鼻咽口扩开。这样能使声音容易进入头部各共鸣区。1、打哈欠上口盖打开,下巴不要用力,深吸气,后咽壁有凉凉的感觉。由于是刻意地打哈欠,所以脸部肌肉可能会紧张,面部表情也不自然。这都没

7、关系,练习久了,熟能生巧。上颌骨,也就是靠近耳朵那个关节就会松动、灵活,张口动作就会轻松自然。张口动作每天都得练,每次练七八下。这算一单元。每天不得少于100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段练习。练的时候得悠着点,要防止下巴掉下来,俗称掉环。2、望天花板人垂直站立,两臂自然下垂,头缓慢往后仰,同时口慢慢张开,最后头仰的角度和天花板呈水平状态,然后头慢慢再恢复到原来位置,与此同时口也慢慢闭上。这个方法是让上口盖张开,下巴不用力往下扯。3、下巴支茶几张口第三种办法比较笨,但是容易找到上口盖打开的感觉,具体方法如下:找一个高低适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