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315426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1
《梅花易数的起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梅花易数的起因 宋朝易学大师邵康节在观赏梅花时,偶然看见麻雀在梅枝上争吵, 以易理推衍后,预言明日夜晚会有女子前来来摘折梅花,被园丁发觉而追逐,女子惊慌跌倒伤到膝盖;此预测现象果真在隔夜丝毫不差地得到验证。 因此邵康节名闻于当时,大家将这种预测方法取名为「梅花易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著作。被誉为“群经之首,帝王之术”。也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光辉结晶和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其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故而又有“大宗之法”之称。历朝历代
2、,上至帝王将相治国安邦,匡扶社稷,下至平民百姓趋吉避凶,为人处世,应用者甚多,使之来于自然,发展于社会,服务于人类,是一座藏有万象天机的信息贮存库。任何人只要立志攀摘这颗科学之果的话,皆可上知天文,下论地理,中晓人事。 在人类社会进步与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这处处闪烁着高科技之光的星球上,《周易》依然在世界上享有“宇宙代数学”、“科学皇冠上的明珠”之美称。历史的巨轮早已载着这颗“皇冠上的明珠”驶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新时空里,新一代“易坛泰斗”又在集古人之大成的基础之上,敢于扬弃先人之立论,言先人之未言,尽诸书之未尽,大胆审视易文
3、化之缺憾,填补易文化之空白。这不能不说是为《周易》注入了新鲜血液。进而使《周易》这门科学能够与时俱进。能够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人文科学,自然与社会科学等各领域发挥超前预见,指导和操纵作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代人用《周易》来预测经济效益,前途事业,企业策划,捕捉机遇,因超前预见能把握时机而趋吉避祸,所以,“《周易》是生命的学问,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价值的源泉!” 易卦命理姓名学 易卦命理姓名学为中国之国粹,与中国的易经有关,与中国的河图洛书的运用与转换有关,占卦与神鬼有
4、关吗?易卦命理姓名学就能为你解开谜底,其实,学习占卦者,首先要摒除神鬼指导的观念,因为佛、神、仙、鬼、人,乃至万物都有寿命,只要是有寿命就有数,有数就有吉凶,为什么会这样子,有些人可能无从领会起,太极是一团气,是空间,因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时间,故空间加上时间,得到的必定有结果,有生死败坏,有吉有凶,所以,在易卦命理姓名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参透先天河图与后天洛书的运用与转换法则,如此一来,必能荡胸默识,领略乾坤,神鬼都无所遁藏了。 易卦命理姓名学起卦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姓名起卦、文字起卦、数字起卦、英
5、文名起卦、金钱卦起卦、米卦起卦、幸运数字起卦、八字起卦、梅花易数起卦等,一般的金钱卦或米卦,论断的方式均是一事一占,即一个卦只能论一件事,而易卦命理姓名学能够一卦多占,即易卦命理姓名学一个卦能起大运,又可起流年,能够看自己的运势,如事业、财运、健康、夫妻、父母、兄弟、子息、寿夭等,以及每年的流年吉凶亦可推算,其准确性又相当的高,而且不论是个人的命运可以了若指掌,对于公司行号的运势起伏,经营管理,业绩盈亏等,都可以精确的分析与控制,易卦命理姓名学的准确率,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邵雍的“易经诗” 邵雍北宋著名的易学
6、家,又是华山道脉陈抟老祖的传人。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县中,公元1001—1077),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少年时随父迁居卫孙共城(今河南辉县),居城西北,刻苦为学。青年时出游河、汾、淮、汉,从李之才爱《河图》、《洛书》及象数之学,为陈抟后学。晚年居洛阳,与司马光、富弼、吕公著等人过甚密。嘉裕及熙宁中,先后被召,毕不赴。死后谥“康节先生”。清代学者黄梨洲在《易学象数论》书中说:“据陈抟思想,建立先天象数之学。认为万物皆由太极演化而成,太极永恒不变,而万事万物,则依其先天图循环不已。”又说:“通陈抟内炼学说,因先天图而创为
7、天根月窟,即《周易参同契》乾坤之门户牡之论也。……即谓天根者,性也;就谓地窟者,命也。性命双修、黄志之秘也”著有《皇极经世》、《梅花易数》、《伊川击壤集》等传世,受后尊崇。《洗心吟》——邵雍我多求洗身,殊不求洗心;洗身去尘垢,洗心去邪淫;尘垢用水洗,邪淫非能淋;必欲去心垢,须弱无弦琴。 这是邵雍自《易经》学到“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的妙法后,写出的诗。《宇宙吟》“宇宙在乎手,万物在乎身,绵绵而若存,用之岂有勤!” 这又是邵雍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中学到“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勤”的妙法后,经进入的“宇宙六合”,原来这天地宇
8、宙,山川河流就在自己这个“小宇宙”(身心)之内。《何处是仙乡》“何处是仙乡?仙乡不离房,眼前无冗长,心下有清凉,静处乾坤大,闲中日月长,若能安得分,都胜别思量”。 他认为,如果不能“别思量”而洗心去心垢,何以能自静中进入那玄妙的仙乡?《观易吟》“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