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312328
大小:26.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1
《功功率优秀说课稿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6号物理考生,我的说课题目是《功功率》,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第一方面、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三)节的内容,用1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1、功的的概念及计算2、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本节课是(力在简单机械上)的现象及应用,是学习(后面机械效率、能量等物理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为接下来的几节课做了充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注重学生从自然生活
2、经历到物理知识的认识过程,注重科学探究,注重全员参与、对学生主动探究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2、学情分析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因此要切实做好学情分析,理解学生,本节课所面对的学生有如下一些特点: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杠杆和滑轮),对(力和简单机械)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一些探究性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同时学生的观察、实验等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心理方面,初二的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维非常活跃,很想探究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但是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他们的逻辑思维尚且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我以学生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知识,便于学生的
3、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科兴趣,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物理科学知识。3、制定教学目标基于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首先是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结合实例知道(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且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了解(做功)的原理,能够(判断在不同情况下是否对物体做功)。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其次是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学生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学会从物理实验过程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
4、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究活动。3认识到“不劳无功”和“劳而无功”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4、说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的重点是功和功率这两个概念以及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由于初中学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思考来获得知识,加上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我认为本节的难点是:不同情况下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和功率的计算。第二方面说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和谈话教学法1、探究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动脑,提出问题,以及猜想和假设并设计实
5、验,进行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2、演示法,演示法的好处在于形象直观,便于学生发现其中物理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本节课的内容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教师若能够把生活中的现象搬到课堂中来,那么学生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欲望也会提高。3、谈话教学法,本节课教学和学生面对面以谈话的方式互动学习,可以营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气氛,符合新课程理念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第三方面说学法结合实际情况,本节课所用到的学法主要有:主动探究法、合作学法和理论联系实际法。1主动探究法,既是一种教法,也是一种学法,本节课我将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同大小的力,以及不同方向的力对物体做功的效果),前面提到的提出问题,提出假设
6、,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都是学生自主来完成的,这样的方法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达到学习目标。2合作式学习法,在本堂课的实验探究过程中需要小组同学相互合作完成,同时通过同学间有效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学会参与、交换思想的良好品质。3理论联系实际法,从生活中的现象来进行实验研究,学生可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和生活紧密联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效果。第四方面说教学过程(这也是我重点要说的一部分)我的教学环节主要有导入、探索新知、例题设置、课堂小结、课后作业5个环节组成:第一个环节是情境导入(我将设置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问答前面一节课所学知识,目的在
7、于温故而知新,同时提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主要概念))第二个环节是探索新知识(同时板书)知识点一:结合学生的预习和情境导入给出本节课的新概念,功的定义3知识点二:做功和力的大小与方向的关系,这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重难点,采取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1、提出问题,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推动同样的木箱,做功一样吗?两人用力的方向不一样,做功一样吗?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通过前面提出的力的大小、方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