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易理(三)五行篇

徐氏易理(三)五行篇

ID:41311542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1

徐氏易理(三)五行篇_第1页
徐氏易理(三)五行篇_第2页
徐氏易理(三)五行篇_第3页
徐氏易理(三)五行篇_第4页
资源描述:

《徐氏易理(三)五行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徐 氏 易 理(三)五行篇(2009-12-0913:18:59)五行如同阴阳一样,是古人在观察了宇宙社会之后总结提升的一种概念,并不单指某一样具体的东西。五行的本源来自地球的公转引起的四季变化,是阴阳的进一步细化,其本质仍是阴阳。古人在观察宇宙社会的种种现象以后发现: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事物都具有某些特定的属性,于是就按照着不同的属性进行归类,这就是五行,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金,木,水,火,土。金的含义:一切具有肃杀,清净,坚硬,义气,强硬等概念的事物木的含义:一切具有生长,曲直,延伸,仁慈,善良等概念的事物水的含义:一切具有流动,润泽,变化,思考,柔弱等概念的事物火的含义:一切

2、具有炎上,光明,虚幻,礼貌,文明等概念的事物土的含义:一切具有牢固,稳重,包容,信誉,厚重等概念的事物古人观察到:五行与阴阳一样,也是无处不在,也同样包含了所有事物的内在的和外在的联系,但也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几个方面,就不能用五行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比如:石头在山里边,因为有土包裹着石头,这石头的属性才可列为金,同样的推理,一个桃,因为里边的核具有坚硬的被果肉包着的条件,这时果肉就可以被归类为土,桃核才可以被列为金。若不具备这个条件单拿出桃核来看,其属性就不能以金论,而要论木了

3、。同样人的肉也属土而骨属金,再把眼光放宽一点你会发现:人体血液为水,而真正造血的就是骨,正应金生水。这五行之间存在着的联系就是古人对世界的看法和操作方法。4再如中医,中医是国粹,但近现代却有人怀疑是伪科学。何者?因为中医之学说与西医之实体解剖观察在对脏器的理解上不一致而造成的,如《黄帝内经》说:肺与大肠相表里,心开窍与舌,其华在面。这在西医看来简直是莫名其妙,依照西医的观点:肺属呼吸系统,大肠属消化系统,二者风马牛不相及。中医则认为:肺与大肠,心与舌、面等有相同的功能、属性,于是分别归入肺系统、心系统。可见中医注重的是功能而不是实体。中医脏象是模型,西医脏象是原型。脏象模型是对脏

4、器原型的模拟,因而脏象不可能完全依据脏器实体。古人在很早以前就有一种注重动态功能、轻视实体结构的思维偏向。在医疗实践中,发现有的脏器虽然形状不同,结构上没有联系,但却有相同的功能或性质,于是就将他们归为一类。如心脏跳动,脉搏也跳动,而从舌头和面色上又可以反映出心的情况,故将他们归为一类。在脏象理论构建过程中,如果原来的脏器原型与这个功能模型不相符,那么宁愿改变原型也要适合种思维模型。如:左肝右肺,从实体脏器看应该是右肝,但从功能上看:肝主升、肺主降,更重要的是在后天八卦的模型中,木在左,金在右,因此为了适应这种模型则提出了左肝右肺说。所以要想研究易学必须理解古人的思维,实际上,这

5、并不矛盾。五行间的关系主要有生克、乘侮、胜复、制化等。五行相生指五行之间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其规律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亦称五行相胜,指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克胜的关系。其规律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相乘又称五行亢乘。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异常相克反应。乘有以强凌弱、乘机侵袭之意。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因而造成对被克制的一行克制太过,促使被克的一行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异常。二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虚弱,因而克它的一行就显得相对增强,造成被克一行更加衰弱。五行相侮亦称五

6、行反侮或反克。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的一行进行反克。表现为两反面:一是某一行特别强盛,则反克克我的一行;二是某一行本身就虚弱,反而受所克的一行的克制。五行乘侮是指五行在异常情况下的生克关系,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主要区别是:相乘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现象,相侮是按五行相克的次序相反发生的克制现象,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在发生相乘时,也可以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以同时发生相乘。《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而侮之。五行胜复是指五行在异常情况下相胜相制、克制复

7、救、先胜后复的关系。《黄帝内经》将由于太过和不及所引起的对所克者过度克制的力量,称之为胜气。胜气的同时必然地招致一种相反的力量以将胜气压下去,这种力量成为复气。4五行制化有两种含义:一是五行在正常情况下的相生相克关系,《素问.六微旨大论》有制则生化。二是五行之间的亢害承制关系,《素问.六微旨大论》有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这就叫亢害承制。五刑亢害之极而为害,必须抵御令其节制,方能维持事物的正常生发。我在预测实践中发现:绝不能单纯的从字面上去理解五行,而是在充分理解古人的思维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