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孝道观与现代文明

传统孝道观与现代文明

ID:4130868

大小:319.9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29

传统孝道观与现代文明_第1页
传统孝道观与现代文明_第2页
传统孝道观与现代文明_第3页
传统孝道观与现代文明_第4页
传统孝道观与现代文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孝道观与现代文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19卷第2期龙岩师专学报20019-5月Volt19No·2JournalofLongyanTeaehersCollegeMay'2001===========2===============;}=====一传统孝道观与现代文明林丽春摘要: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有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孝作为一升道德范畴,其内容具有二重性。其功能和作用也具有二重性。我们应批判地继承孝的这一道德遗产。从中吸取“尊、敖、养’’的合理成分,为社套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晨务。关t词:孝;传统孝道;新孝道中圈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3—871X(2001)02—0040—03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不应该讲孝。需不需要提倡孝道,传统孝道是否还有保留甚至发扬光大的价值,我们又应建立怎样的社会主义新孝道?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孝’的文化内涵及产生,发晨、演变的过程“孝”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传统道德之一,也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范畴之一。“孝”旧谓善事父母,即子女敬爱奉养父母的道德。曾有^对。孝”的涵义发表过这样的见解:孝是延续父母与祖先的生命,这包含三层意思。其一是延续父母与祖先的生物性生龠。这一层面孝道的实践就是“结婚、成家、生育子女”。其二是延续父母与祖先的高级生命。要完成这一层面的孝遭,就必须培养、教育所生子女。使他们的生活与生

3、命具有社会、文化、道义等方面的见识与修养。其三是作为子女者能实现父母或祖先在其一生中未能完成的某些特殊愿望。补足他们某些重大的缺憾。这个见解无疑是深刻的,它表明“孝”还具有继往开率的意义。“孝”的产生最早始于何时.尚难考定.但原始社会没有“孝”的观念,这是可以肯定的。“孝”的观念的产生,基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亲亲之情,这种亲亲之情后来作为维系“孝”的感情纽带。=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家庭经济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家庭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形成.这是“孝”观念产生的另一个前提条件。在个体家庭中。作为家长的父亲享有极大的威望,有权支配子女,子女则有尊敬与服从的义务

4、,“孝”的道德观念就从这里产生了。这一切表明,孝的道德观念产生于奴束社会,但直到西周时.随着个体家庭经济的发展.“孝”作为一种道蕾规范才真正形成.到酉汉时,“孝”才被扩大到社会生括的各个方面,形成系统的孝道。到宋明时代,“孝”被推向极端成为愚孝。纵观大量古籍,“孝”的道德观念存在一个由内及外、由亲及琉、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的推行过程,推行到最后,几乎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可以说,孝道在封建杜会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成为理沦化系统化的封建道蕾规范.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稳固社会、强化统治的基本道德武器。=、“孝1的道鲁范■.功能和作用具有=重性。“孝”是封建道蕾,孝有阶级性,但也有其广泛

5、的社会性即全民性。也就是说,“孝”有具体阶级意义与一般的社会意义。首先.从道麓范畴上看,孝具有二重性。我们先从特殊的意义看孝。倒如盂蕾子问孝,子日:“无违”(‘论语·为政))这里孔子所谓的“孝”.就是不要违背“周礼”.即对父母的生养死葬都要符合“周札”的有关规定,这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倘若今日仍把“无违”看作孝,显然不台时宜。又如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这里的孝,显然是小农经济生活的反映,棍子女为父母的私有财产.在今日经济横向发展的社会.不可能做到父母在不远游。因此.它明显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再如<孝经)里还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6、孝之始也。”轻易毁伤身体固然不好,努力保全生命.维护健康是正当的。但是为了革命和建设,为保卫祖国而捐躯,或为社舍主义建设而流血牺牲。难道也是不孝吗?如此这般理解.筑不会有人去参军参战。也不会有人为社会主义建设而音不顾身了。诸如此类,均■孝概念的具体意义,即特殊意义。这种特殊意义有阶级性、局限性、时代性与历史性。我们不能不加分析地肯定这些意义。蔓不能盲目照搬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来。从一般意义看孝。这种意义.不只适用于一个社会、一个阶级或一个时代.它们是超阶级或跨时代的,在几个时代都适用。例如子游同孝,子目:“今之孝者.是谓能葬,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7、))这里真正的孝.则是要求敬爱父母。毫无疑问.敬受双亲具有普遗的意义,不论哪个时代哪个阶级的人.都不会对敬爱双亲表示疑同。又如,孔子说:“事父母,船II其力。”(‘论语·学而')奉养父母、扶助父母、着父母做事尽心尽力,是孝。只要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没达到使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领取养老盘的时候,子女奉养父母的义务就不能完全攥脱.这也具有菁遗的意义。总之,尊亲、敬亲,莽亲.就是孝的警遍意义。由此可见,拳的,糖具有二重性.有封建保守性的东西,亦有民主科学性的因素。万方数据其次,从孝的功能和作用上看,亦有二重性。孝最早是作为家庭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