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整合-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

小学课程整合-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

ID:41287463

大小:6.27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8-21

小学课程整合-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_第1页
小学课程整合-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_第2页
小学课程整合-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_第3页
小学课程整合-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_第4页
小学课程整合-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课程整合-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问题的缘起(为什么做)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这些课程?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为筹备全市小学教学工作会议,潍坊市教科院围绕课程实施、课堂改革、作业布置与批改等问题,开展了涉及城市、县镇、农村43所学校,2367人的小学生问卷调查。其中一个现象引起我们关注。问题:请你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可多选)学生本应喜欢的综合实践活动、科学、思品以及地方课程受到冷落。为什么!寻找问题背后的问题(一)教师兼课过多专任教师很少或没有。全市兼课三门以上教师达43.9%,最高的区县达到58.07%。教师A:语文8、选修1、思品2、校本1,

2、共计:12节;教师B:数学5、思品1、科学4、校本1、选修1,共计:12节;教师C:数学10、思品1、校本1、选修2,共计:14节。师:“兼课过多使教师分身乏术”。有时难免“走过场应付一下”。生:“老师只是带领我们粗略地把书翻一翻”。有的教师干脆~——学生不能深入地走进课程,是对这些课程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全国农村小学有普遍性)一、问题的缘起(为什么做)(二)这些课程能严格分开吗?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国家课程《科学》《品德与社会》与地方课程《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目标及内容交叉重复率达48%--60.07%!五年级《品德与

3、社会》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与《探索活动》第1课“家乡的水”,与《环境教育》第一单元”环境差异“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内容交叉。——简单的事情,由不同学科一再简单地重复学习,浪费了宝贵时间,也让学生厌烦。一、问题的缘起(为什么做)(三)这些课程是如何实施的?教师:给学生讲一讲,领着学生读一读、背一背……学生:这些课没意思,真枯燥!……——缺少实践、体验的课程实施得不到学生欢迎。课题界定:我们主张以国家课程《科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为主体,将地方课程《环境教育》《安全教

4、育》等相关内容,通过删减、融合、增补、重组,形成以自主性、体验性、开放性、生成性为主要特征的“主题模块”实施教学。整合后的课程称为主题课程,属于综合课程范畴。研究目标、内容解决困扰学校、教师的课程门类过多、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课程实施效率不高等问题,形成形式新颖、内容充实、目标适切、实施有效的主题课程实施方案,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师本化和生本化。转变过分注重课内教学、轻视或弱化实践体验的状况,显著增加学生动手实践和体验感悟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经历中学会知识技能,

5、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总目标课程整合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师本化的过程,是更好地落实课程方案的实践举措。(基础性)课程整合的更高追求:实现学生生活探究的常态化。(发展性)简单说:(二)构建了研究机制组建了研究团队构建了市、县、校三级研究网络开发了网络交流平台综合课程网站.doc制定了研究成果评价奖励机制二、问题的解决(怎么做的)(四)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步骤——基于标准构建并实施主题课程目标分析与整合内容梳理与重组主题选择与确定活动设计与实施活动准备我的问题参考主题确定主题制定方案活动过程调查统计

6、参观访问撰写记录组内交流活动总结汇报与展示体验与感受反思与评价设计与创新探索与研究《走进秋天》主题活动三年来,我们走过了从迷茫到明晰到践行过程(五)我们走过的历程大体来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部分整合优点:实现了部分课程目标、内容的整合,使生活探究有了载体。缺点:剩余的课程目标、内容的落实不好解决。第二阶段:全面整合, 分生活主题和学科主题两大类优点:实现了全部课程目标、内容的整合,使五门课程有机融合。缺点:主题数量太多,课程实施实践性、生成性受影响。第三阶段:深度整合, 实现生活主题和学科主题的融合优点:实现了全部

7、课程目标、内容的整合,减少了主题数量,既保证了生活探究常态化,又充分利用学科知识,增强了课程的反思性和探究性。主题课程目标主题课程目标不但完全涵盖了国家课程标准和各地方教材的课程实施纲要,还体现了整合性、开放性和发展性,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和延伸。2011版课标颁布后三、研究成效(做得怎么样)(一)研究制定《潍坊市小学主题课程建设与实施指导纲要》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框架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活动主题整合前整合后来源目标课时二级主题目标教学建议身边的植物目标内容框架.doc1.目标内容框架三、研究成效(

8、做得怎么样)主题课程实施策略课时与师资管理策略学生管理策略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家校联动策略2.课程实施策略三、研究成效(做得怎么样)主题课程实施“四环节、五课型”主题生成-方案制定-实施方案-总结评价方案制定课方法指导课交流展示课+科学探究课动手操作课演示式成果展示与评价模式3.课程实施、评价方式三、研究成效(做得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