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2760
大小:4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7-30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神话原型【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论沈从文小说中的神话原型专业:汉语言文学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字,行距1.5倍)有人说,20世纪是神话复兴的世纪。不论这话是否有所夸大,现代艺术发展中的神话化倾向和人文科学领域中神话研究的长足进展确实格外引人注目。在文艺学范围内,对神话的兴趣逐渐升华为一种研究旨趣、批评方法乃至理论体系,这就是神话一原型批评。神话一原型批评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途径或文学批评的方法,起源于上世纪初的英国,在战后兴盛于北美,成为取代统治文坛多年的新批评派的
2、一个新的派别。泛指那种从早期的宗教现象(包括仪式、神话图腾崇拜等)入手探索和解释文学现象,特别是文学起源和发展的批评、研究倾向。魏尔弗雷德·居因(wilfred.L.Guerin)等人将它列为当代文学研究的四大方法之一,魏伯·司各特则把它归入文学批评的五种模式(神话、传奇、高级模拟、低级模拟和讽刺)之一,美国文论界权威人士韦勒克(L.Wellek)认为,从影响和普及程度上看,神话一原型批评同马克思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鼎足而三,“是仅有的真正具有国际性的文学批评。”【1】神话原型研究在国外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学者
3、们加入到这个行列,并且将神话原型扩大到翻译学、语言学等领域。在国内,神话—原型批评是我国新时期引进的众多西方当代文学批评之一,在我国文学研究转型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的前半叶,即有鲁迅、茅盾、郑振铎、闻一多、凌纯声等一批杰出学者尝试将神话学、民俗学和人类学应用于文学研究。原型批评较早引入中国学界是在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于1962年出版了《现代美英资产阶级文艺理论文选》(上编)。该书选编了一组“神话仪式学派”的材料,7如赫丽生的《艺术与仪式》、鲍特金的《悲剧诗歌中的原型模式》、墨雷的《哈姆雷特与俄
4、瑞斯忒斯》等,大体反映了50年代以前的该派早期动向,至于弗莱创建原型批评理论之后的情况则未涉及。70年代台湾比较文学界较多地使用原型批评概念。1975年台北出版的徐进夫译《文学欣赏与批评》(AHandbookofCriticalApproachestoLiterature)一书重点介绍了“神话与原型的批评”。还有一些台湾学者尝试借鉴原型批评方法用于分析中国本土的作品。如水晶1973年出版的《张爱玲的小说艺术》,颜元叔1975年出版的《谈民族文学》,缪文杰1975年发表的《试用原始类型的文学批评方法论唐代边塞诗》,侯健的《二十世
5、纪文学》,以及傅述先的《竹轩时语》等,均有运用原型和神话视角研究小说、诗歌或戏剧的努力。改革开放之前的大陆学术界对于原型批评还是相当陌生的。一批译介自国外汉学家的著述中间或提到或运用了这种方法。前苏联的李福清博士著有《从神话到章回小说》(1979年),侧重从比较神话学、肖像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叙事文学中英雄主人公描写的演变方式,他的方法对于复兴中的国内民间文学理论界有一定积极作用理论。翻译界在1983年有两部文选分别译介了荣格的原型心理学和弗莱的原型批评论,揭开了这一西方批评理论流派在大陆学界传播的序幕。虽然荣格和弗莱在最初分别以
6、“意识流”理论家和结构主义代表而走进中国大陆文学理论界,人们还是用充满惊讶和敬畏的眼光接受了他们,并且迅速地为新潮批评家所引用了方法热的产物。对西方文论的译介在8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高潮。当时在哲学、美学和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学者均表示出对原型理论的兴趣1986年叶舒宪发表了长篇述评文章《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首次较为系统地评述了这一批评派别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其应用中的不同倾向和分支,并试图结合中国文学批评的实际指出其特点与局限。他还在1987年出版了《神话—原型批评》译文集,按照基本理论和批评实践两部分编选了20篇论文,
7、其中有首次译介的弗雷泽、弗莱、威尔赖特等人的著作选段,以原型理论的集大成者弗莱为中心,多层次地反映该派理论的来龙去脉。这部文集遂成为原型批评中国化的催化剂,十多年来被众多学者效法和引用。进入九十年代,《文艺争鸣》于1990年推出“方克强的文学人类学批评”7和“中国文学与原型批评笔谈”两个栏目;1992年又辟有“叶舒宪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专栏。《上海文论》1992年开辟“当代批评理论与方法研究”专栏,首期刊出“文学人类学与原型批评”小辑。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会刊《中国比较文学》也自1992年起增设“神话原型研究”专栏,这些主题集中的
8、学术栏目起到了承前启后、沟通中外的作用,有效地推动了原型批评的中国化进程。1995年8月在北京大学召开了“弗莱与中国”国际研讨会,首次对这位原型批评宗师的理论遗产展开中西间的理论对话。会后成立了“弗莱研究丛书”编委会,为原型批评和文化批评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理论参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