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要相信孩子》的四点心得

我读《要相信孩子》的四点心得

ID:41271936

大小:16.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0

我读《要相信孩子》的四点心得_第1页
我读《要相信孩子》的四点心得_第2页
我读《要相信孩子》的四点心得_第3页
我读《要相信孩子》的四点心得_第4页
我读《要相信孩子》的四点心得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读《要相信孩子》的四点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读《要相信孩子》的四点心得暑假里属于自己支配的自由时间较宽裕,正是我们读书“充电”的最佳时机。今年暑期我主要阅读了两本教育书著,一本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要相信孩子》,另一本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著的《我的教育视界》,读书之后自我感觉收获很大。现就《要相信孩子》谈谈我的读书心得。爱因斯坦曾就教育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他说:“什么是教育?当一个人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全部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我想套用这样的方式给读书心得下一个定义:什么是读书心得呢?读书心得这是一个人把从书中读到的所有内容都忘掉,剩下的便是心得。我不禁自问:在读完《要相信孩子》之后,把书中的全部内容都忘记

2、,我的头脑里还剩下些什么呢?经过多次思想过滤,有四点认识和体会渐渐地沉淀下来,归纳起来是四句话,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一、坚定了一个信念这个信念就是教育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相信孩子”。我们要相信孩子的潜能,相信孩子的品性,相信孩子的觉悟,相信绝大多数孩子本性是善良的、纯洁的,心灵是阳光的、敞亮的,相信他们有向善、向美、向前的意愿,有主动吸纳、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主发展的需要,相信他们的人生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再差的学生也有值得欣赏的地方。联系工作实际,我们不难发现,教育上很多问题是源于教育者不相信孩子造成的。比如:课堂上学生明明已经会的内容教师就是不放心还要教;学生通过自己看书、思考

3、、讨论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却要“满堂灌”或“越俎代庖”;同学之间发生纠纷,有些教师没有仔细调查情况就过早地给孩子下定论,“糊涂僧乱判糊涂案”;尤其是一些问题学生出了差错的时候,有些教师往往缺乏足够的耐心,偏听偏信,不重事实便凭主观印象给孩子“贴标签”、“下单子”,有的甚至滥用惩罚的方法而伤害了儿童稚嫩的心灵……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现象究其根源都是由教者不尊重、不爱护、不了解、不信任孩子造成的,令人痛心。当然,我们也要辩证地理解苏霍姆林斯“要相信孩子”这句话,我认为要相信孩子,尊重、爱护孩子是前提,研究、了解孩子是关键。“要相信孩子”不等于要相信每一个孩子,不等于全盘接受孩子的一切,而

4、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相信孩子”不等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要成人特别是教师的启发、诱导、熏陶、感染、必要约束和合理控制,不等于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总之,要相信孩子不应成为教师“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美妙”借口。二、明确了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我们应当把育人目标从培养“考试机器”转向培养“敢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具有丰富生活力的劳动者和建设者”上来。前苏联教育的政治立场非常鲜明,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多次提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教育过程带在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比如书中第28页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少先队中队的队员们将和全体苏联人民一起

5、,为在我国建成共产主义而奋斗。”第71页“我们认为,培养孩子爱人,培养他们积极关心他人,是苏维埃学校最重要、最崇高的任务之一。”第94页“我们一贯努力争取达到的目标,是在学生的青少年时期就培养起他们成熟的公民义务感,也就是把为社会服务看成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品德。”前苏联的教育不仅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力。陶行知先生在1926年提出了培养生活力的主张,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有生活力的学生,使得个个人的生活力更加润泽、丰富、强健,更能抵御病痛,胜过困难,解决问题,担当责任,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在他看来,所谓生活

6、力就是指独立生活的能力、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以及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能力等。无独有偶,前苏联的学校教育也十分重视学生生活力的培养,这在《要相信孩子》这本书里很多地方能找到注脚。比如书中一个四年级中队的七年计划里就有饲养家兔、采集种子、打扫街道、义务植树、学开拖拉机等项目,哪个项目不指向“培养孩子的生活力”?可以想象,经过这种生活力教育成长起来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之后会多么能干、多么自信,千千万万的具有丰富生活力的公民在社会上将发挥多么巨大的“正能量”!再看看当下我们的教育:学生都学了些什么?教师都教了些什么?我们的学校都培养了些什么人?好像我们的学生生来就是“应付考试”的,学校、社会、家庭培养

7、的就是一部部“考试的机器”,学生走出校门之后除了有一些应付考试的知识和技能,其他什么本领也没有。还有一个现象很值得人们深思: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而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一大批世界顶级科学家却冲破重重阻挠,拼了命地踏上归国行程来建设祖国,现如今,中国又有多少留学生、科技精英流失海外?中国这些年又出了多少贪官污吏?两相比较,难道我们能够心安理得地对自己说:在其中我们的教育就没有问题吗?三、认识了一种工具这种工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