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266300
大小:1.71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0
《重庆地区当代建筑地域性的三层表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庆地区当代建筑地域性的三层表达ThreeLayersofRegionalExpressionofContemporaryArchitectureinChongqingArea[摘要]通过比较当代建筑与建筑地域性的相互关系,指出研究当代建筑地域性的必要性,然后以重庆地区近年典型地域建筑为例,提出当代建筑地域性的三种表达层面:微观层面上建筑个体的地域性、中观层面上建筑群体形成城市空间的地域性和宏观层面上建筑与城市地域性人文特征的可持续性。[关键词]重庆地区当代建筑地域性建筑创作[Abstract]Bycomparing
2、therelationshipofthecontemporaryarchitectureandarchitecturalregionality,itpointsoutthenecessityofstudyingthecontemporaryarchitecture’sregionality.ThentakesomeregionalarchitectureinChongqingareaasexamples,itcomesupwiththreelayersofexpressionofcontemporaryarchite
3、cture,whicharemicrocosmiclever,middleleverandmacrocosmiclever.[Keywords]Chongqingarea,Contemporary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regionalism,Architecturalcreation1建筑的地域性与当代建筑吴良镛教授曾在《北京宪章》中明确指出:建筑学是地区的产物,建筑形式的意义来源于地方文脉,并解释着地方文脉,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乡土建筑的现代化殊途同归,推动世界和地区的进步与丰富多彩[1
4、]。然而伴随经济和科技全球化,建筑的形式、功能、结构、材料、设备等的进化改变了建筑适应环境的方式,使建筑脱离了地域背景,失去了文化传承、地域识别的价值和意义,导致从建筑个体到建筑群体再到城市空间和城市形态的整体趋同现象[2]。而相应的,建筑的地域性便愈发削弱,表现在“建筑与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生态、文化系统、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之间特定的关联[3]”。相比于传统建筑的地域性,当代建筑的地域性利用新型材料与技术手段,并结合当代建筑创作方法和当地自然地理条件而设计,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4]。因此,当代建筑的地域性是在地的与实时
5、的。结合克里斯·亚伯在《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一书中提出的地域性建筑的基本特征①,将当代建筑地域性的特征归纳为:①回应当地的地质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并考虑其可变性;②结合当代与当地材料、能源、建造技术;③吸收当地建筑文化,形成当代阶段的建筑文化成就;④具有地域唯一性和一定的地标性。换言之,当代建筑地域性是在建筑地域性含义的横向范围内纵向发展,以适应全球化进程。与此同时,保持文化多样性特征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建筑的地域性,而建筑的文化反对世界大同,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应该是多元文化的并存,反映在建筑上,即是有关时
6、空的、地域的不同文化。因此,为了避免城市和建筑文化的千城一面,发展当代建筑地域性的必要性不言而喻。1重庆地区当代建筑地域性的表达1.1重庆地区建筑地域性的发展特征图1图2图3重庆地区的建筑文化特征首先是多元融合的,当代建筑受历史地域文化影响较深的一个是明清时期的民间建筑,包括一些官式建筑、寺庙建筑以及大量的古镇民居(图1);另一个是开埠前后到抗战时期再到解放后的西式建筑,以领事馆、教堂、洋行及教会的公益性建筑如医院、教育建筑居多,如重庆南岸慈云寺(图2)。其次,山水特征凸显的重庆,多年以来形成了开放、融合、多元的江城
7、文化与封闭、独特、个性的山地文化两大体系[5](图3)。其中,地形和气候是影响重庆地区地域建筑的两个基本要素,地形决定建筑的整体构成、构筑方式、建造技术和内外交通,气候决定了建筑的布局、朝向、内部空间组合形式和屋顶样式,这便形成了如今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青瓦、坡顶的屋面,吊脚、穿斗的构筑,分台、摩崖的建造,檐廊、天井的空间,木石、青砖的材质等,甚至是其中多样的混合并存或在其基础上的进化和演变。1.2重庆地区当代建筑地域性的三种表达层面为适应特定的场所环境,建筑的创作在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以及地方建筑材料和人文特征启
8、示下,融合当今新的功能、结构所表达出的形式,便形成了当代建筑的地域性。这是在继承地域性建筑文化之上进行创新设计的必然结果,也是提升当代地域建筑适应性的必经途径。针对重庆地区当代建筑地域性的创作,分解为微观、中观、宏观三种表达层面②,即微观层面上建筑个体的地域性、中观层面上建筑群体形成城市空间的地域性和宏观层面上建筑与城市地域性人文特征的可持续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