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教案

《伤逝》教案

ID:41264301

大小:29.1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20

《伤逝》教案_第1页
《伤逝》教案_第2页
《伤逝》教案_第3页
《伤逝》教案_第4页
《伤逝》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伤逝》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授课日期20年月日第周时数课型新授课题伤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小说的有关知识;2、了解鲁迅先生在小说创作中的杰出成就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能力目标:把握《伤逝》的创作背景、故事内容和艺术特征情感目标:对作品中所显现的悲剧原因与社会意义作出准确的理解和判断。教学重点把握《伤逝》的创作背景、故事内容和艺术特征教学难点对作品中所显现的悲剧原因与社会意义作出准确的理解和判断教学资源课本、教参及ppt教法与学法教法:研讨教学法、学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情分析(含更新、补充、删节内容)板书设计教后记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包括课外作

2、业和板书设计)师生活动第一课时一、导入:鲁迅相关文化常识复习二、新授(一)鲁迅的小说创作1.创作实绩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狂人日记》是讨伐传统封建专制文化的一篇檄文,是呼唤重建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宣言书。《狂人日记》之后,连续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后来分别编入《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里。《呐喊》于1923年出版,收集了1918—1923年的14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

3、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彷徨》于1926年初出版,收集了1924—1925年发表的11篇小说:《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狐独者》、《伤逝》、《弟兄》、《离婚》《故事新编》于1936年1月出版,收集了8篇小说,其中第1篇《补天》写于1922年,曾以《不周山》为题收入《呐喊》。如鲁迅自己所说,该集子的8篇故事都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改编后传达鲁迅自己的思维。《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

4、《起死》《非攻》(二)解题本篇写于1925年,翌年收入《彷徨》集。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它所讲述的是两个青年知识分子为争取个性解放的爱情故事。作品由“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点睛之笔,提出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的关系问题。鲁迅先生于1923年底在《娜拉走后怎么办》的演讲里指出,没有经济制度的变革,个性解放只能是一句空话。这篇小说即是这一见解的艺术反映和进一步深化。(三)读课文思考:《伤逝》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参考:故事情节小说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追求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最后却以悲剧告终的故事。女主人公争取婚姻自由

5、,不顾一切勇敢地冲出家庭。不幸的是在获得幸福的生活之后,便沉湎在日常琐事里,当男主人公也慢慢对日常琐事感到烦厌时。失业的打击开始威胁他们的生存和爱情,最后终于分开,且女主人公最后失去了生命。三、拓展:鲁迅的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1.思想内容⑴反对封建主义的宣言充满着对封建社会的血泪控诉和号召人们起来反抗旧世界的斗争精神。《狂人日记》《长明灯》⑵辛亥革命教训的深刻总结痛感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不彻底性《阿Q正传》《药》《风波》⑶旧中国农村社会的一面镜子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农民的痛苦与希望、要求与理想,塑造了众多农民形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6、阿Q正传》《故乡》《祝福》《明天》《离婚》⑷知识分子前进道路的探索两类知识分子形象一类属于封建教育制度产物的知识分子。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孔乙己(《孔乙己》);陈士成(《白光》)封建主义的伪善者和道德家: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子》)一类是接受过新思潮,受过“五四”洗礼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解脱封建制度和思想加以他们的精神枷锁,要求个性解放;不去进行韧性的战斗,不愿和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相结合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子君(《伤逝》)⑸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把现代生活细节大胆地引入历史故事,突出其针砭流俗的意义。

7、2.艺术特色⑴选择有意义的题材,深刻挖掘题材的内在含义“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二心集•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⑵塑造了众多的典型形象“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些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南腔北调集•我怎样做起小说来》)⑶凝炼朴素的白描手法和细节描写“这正如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一明术》)四、作业课后阅读《伤逝》两遍,思考概括故事梗概。第二课时一、导入:复述故事梗概二、新授1.故事情节故事的梗概是在自

8、由思想萌发时一对觉醒的青年男女相恋,后遭到家族反对,私奔同居,最后抵挡不了社会舆论与经济困难的压力而走向结束的爱情故事。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个性解放、个人奋斗,对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