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258632
大小:27.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0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心得与>读后感 樊子悠 这是一本我看了之后爱不释手,并且向身边人强烈推荐的书。被称为神作不是没道理的,很少遇到过让我在短时间内反反复复,看了又看,划了又划的书。 书虽然很薄,可是知识点之密集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即使你完全不同意书中的观点,你也必须承认看他的书能长很多见识。 对于汉唐为何而强,明清为何而颓的分析非常到位,所谓的黑暗专制并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的,可能更多有当时人的妥协平衡与无奈,能够体会到钱常说的对古人常保留一丝温情和敬意背后的深意。 严格说起来,钱穆是经学家,而不是专
2、业的史学家,这本书难免会有史料上的未及之处和漏洞,我们看个总体的分析就好。 从分权和集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地方权力逐渐向中央集权的过程。 汉代的地方政治制度可能是最优秀的,地方大员和中央官员在待遇和地位上都基体上平级。 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则比汉代要更政府化一点,地方权力开始减弱。表现在地方大员的下属也必须由中央安排。 宋代开始向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靠拢,地方官员的权利也进行了分拆,削弱地方财政。 明代则更加集权,地方官员的权利进一步分拆细化,进一步削弱地方财政 清代因为是部族统治的缘故,将集权发展到了极致。 当然分权也不
3、一定是好事,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就是中央一旦衰弱,就无法控制地方的豪强化,进而反过来下克上,造成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乱象。宋代也是总结了这个教训而进行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好处在于使得地方衰弱,无力对抗中央;但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却难以形成凝聚力,一旦中央政府被击破,基本上就是国家的整体灭亡。 当代商业上可以参考中国移动在各地分公司权力大的时候,展现出的活力和创新力,以及在权力回收总公司后,展现出来的官僚化和迟缓化的表现。 从皇权和相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最后完全吞并相权的过程。 汉代的皇权相权是共治关系,甚至相
4、权在实权方面更多,管得也更多。 唐代相权开始削减,从个人负责制,拆分为三个衙门的委员会形式。 宋代相权进一步削弱,没有兵权、财权、用人权和监察权。 明代取消了名义上的宰相,要行使宰相的功能则成为了权臣才敢做的事,皇帝只依靠内阁这种秘书处来办公。 清代在内阁基础上增加了军机处,实行皇帝政务不公开的秘密政治。 中国的皇相两权,比较类似董事长和CEO的关系,创始人需要有能力的人才为自己和子孙后代服务,然而要担心的是,权力放出去以后,还怎么保障自己和子孙后代的权力。 '田代姜齐'的>故事并没不是孤例,历史上相权到达了顶点的最著名事件
5、,是有名的'穿越者'王莽。当代商业上可以查看国美电器的黄光裕和陈晓的故事。 从经济的角度 经济的问题比较复杂,大体趋势是从一开始的力役、兵役、土地税都要交纳,逐渐变为只有财役税收统一的形式。 汉代税收较轻,有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长时间免收田租的时代,需要全民服兵役、力役,可以通过付钱回避服役。不过国家对人民的责任不多,民间经济也更自由。 唐代的'租庸调制'是力役、财税都要缴纳,不过总体税比汉代更轻。并且国家对人民责任更多,比如土地政策上的'计划经济',后来转为'两税制',变为自由经济。 宋代将五代时期力役、财税都交纳并严重毁灭地
6、方经济的'差役法',改为花钱消灾的'免役法',从此中国人再也不用服'力役'了。兵役制度采用了以终身雇佣形式的'募兵制'. 明代从一开始的依据人口统计的土地统计的财税制度,走向了只收田赋的'一条鞭法',不过收银不收粮的形式,让人民还要受到商人的再次剥削,而国家也因为银本位的制度而造成国家资源被西班牙掠夺(中国缺少白银资源,'元'这个字来自于西班牙)。兵役则采用了唐代的'府兵制'. 清代的经济钱穆没有说,我觉得可以一说的有康熙的'永不加赋'这样的理想主义政策,雍正的'火耗归公'、'养廉银'这样的现实主义政策。 从力役、兵役、财役都要交
7、纳,向只有财役税收这样的转变,主要是因为古代的通信水平落后,兵役、力役需要精密的人口管理统计,需要长时间付出极大的精力物力和人力,所以最后都转向了相对简单的土地税收形式。而长期只收土地税又会让力役、兵役再次开始征收,导致人民压力越来越大。 而土地买卖的自由化则会造成大量的土地兼并,加上人口的增多,工商业的不发达,当生产力和人口关系达到临界点的时候,古代人类难以摆脱的'马尔萨斯陷阱'就会一次一次的重来。 从人才选拔的角度 大体趋势是从贵族、大族垄断向门第,再向全民开放;从推举到考律诗到经义,再到考八股文。 汉代人才是'选举'制度,
8、比如地方推举,官员推举,举'孝廉'等形式。 唐代中国人拥有了考试的科举制度,把进仕之路向全国人开放,但依然以门第为主。 宋代门第势力已经衰落,科举制度真正的走向了全国人。 明代整合了宋代考'经义'不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