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1110大自考安排

19201110大自考安排

ID:41244471

大小:208.00 KB

页数:59页

时间:2019-08-20

19201110大自考安排_第1页
19201110大自考安排_第2页
19201110大自考安排_第3页
19201110大自考安排_第4页
19201110大自考安排_第5页
资源描述:

《19201110大自考安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附件一: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各专业方向)(试行)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1年7月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目录一、教育管理专业…………………………………………………(03)二、学科教学●思政专业…………………………………………(06)三、学科教学●语文专业…………………………………………(09)四、学科教学●英语专业…………………………………………(12)五、学科教学●历史专业…………………………………………(15)六、学科教学●数学专业…………………

2、………………………(18)七、学科教学●物理专业…………………………………………(21)八、学科教学●化学专业…………………………………………(24)九、学科教学●生物专业…………………………………………(27)十、学科教学●地理专业…………………………………………(30)十一、学科教学●音乐专业………………………………………(33)十二、学科教学●体育专业………………………………………(36)十三、学科教学●美术专业………………………………………(39)十四、小学教育专业……..…………………………………

3、……(42)十五、心理健康教育专业..………………………………………(45)十六、现代教育技术专业………………………………………..(48)十七、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51)十八、学前教育专业……..………………………………………(54)十九、特殊教育专业……..………………………………………(57)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教育管理】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具体要求为:1、拥护中国共产

4、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2、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3、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学科教育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4、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5、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

5、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1、外语(2学分)2、政治理论(2学分,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3、教育学原理(2学分)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1、教育统计与评价(3学分)2、教育管理学(3学分)3、教

6、育政策与法律(2学分)4、教育管理案例分析(2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3、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学分)4、管理心理学(2学分)5、教育社会学(2学分)6、教育管理伦理(2学分)7.教育预测与规划(2学分)8、管理决策理论与技术(2学分)9、教育管理史(2学分)10、国外中小学教育(1学分)11、学校财务(1学分)12、基础教育督导(2学分)(各培养单位可视具体情况加设2-4门课程。)(四)实践教学(8学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实践

7、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五、教学方式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8、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七、其它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