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23817
大小:178.00 KB
页数:68页
时间:2017-11-29
《锦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项目可研报告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省锦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总论4(一)项目概况4(二)项目背景6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三、建设内容与选址条件15(一)建设规模与内容15(二)项目的特色17(三)选址条件19(四)供电、供水19(五)建筑用料19(六)项目建设区概况19(七)基础设施条件22(八)政策环境优越24四、建设方案26(一)设计原则26(二)总体布置26(三)建筑与结构27五、工艺技术流程29(一)再生资源分拣加工的工艺技术流程29(二)报废汽车拆解工艺流程4768**县工程咨询事务所**省锦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六、产品方案55七、
2、环境影响分析57(一)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57(二)建设项目环保措施与污染控制分析57八、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62(一)劳动安全卫生62(二)消防设施62(三)劳动定员62九、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3(一)投资估算63(二)资金筹措63十、项目的管理与实施进度64(一)项目管理64(二)实施进度64十一、效益分析65(一)营业成本65(二)营业收入及税金预测65(三)利润估算65(四)财务分析66十二、结论与建议67(一)结论6768**县工程咨询事务所**省锦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建议6768**县工程咨询事务所**省锦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回收
3、体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总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2、项目单位:江苏省锦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3、项目法人代表:4、项目类型:新建5、建设地址:**县开发区6、建设内容:(1)建设再生资源分拣加工中心3个。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建设再生资源分拣加工生产线3条,购置其他配套设施设备。(2)新建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购置再生资源交易市场的设备设施。(3)建设再生资源物流中心1个,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购置再生资源物流中心设备设施。(4)建设报废汽车拆解中心2个。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建设报废汽车拆解生产线2条,购置报废汽车拆解中
4、心生产设备设施。(5)建设办公楼、职工宿舍、食堂等5000平方米。(6)建设水泥场地、道路、围墙、绿化等基础设施等30000平方米。7、项目投资:68**县工程咨询事务所**省锦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总投资25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建筑工程10000万元,设备购置13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00万元。8、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年回收分拣加工废旧物资50万吨,销售收入34250万元,年利润3675万元,安排就业人员1500人。9、项目编制依据(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2)《商务部关于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意见》;(3)《
5、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4)《商务部关于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5)商务商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6)转发《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固定资产项目统计报送工作的通知》;(7)**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网络工程建设项目规划;(8)**县汇源物资回收有限责任公司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项目建设五年规划;(9)《***市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市的指导意见》;(10)《**县统计年鉴》2011;(11)《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技术规范》(讨论稿);68**县工程咨询事务所**省锦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6、告10、设计规划原则(1)整合资源,填平补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此基础上按照全县投资回收利用体系布局,有利于全县的物资回收。(2)完善功能、满足基本需求。按照国家的行业标准,结合**县的实际情况,在废旧物品回收、分拣、压块处理和设备配置上满足该项目的需要。(3)统一标准,规范建设。本项目建设,实行统一技术规范,做到规模适宜、功能适用、装备适度,经济合理。物资回收以有色金属、塑料等为主,全部购进先进的分拣、压块处理设备。11、主要经济指标(1)项目总投资25000万元(2)建设期2年(3)占地面积120亩。(4)总建筑面积130000平方米(5)年均经营收入34250万元(6)年利
7、润3675万元(7)年税金200万元(8)投资利润率16.9%(9)投资回收期7年(含建设期1年)(二)项目背景68**县工程咨询事务所**省锦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显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