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234494
大小:2.91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8-20
《劳动争议调解及仲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劳动争议调解及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读白胜来2012年10月1一、当前劳动争议处理面临的形势(一)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现状1.劳动关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劳动关系: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劳动,双方由此产生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普遍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经济性与社会性兼有。二是平等性与从属性兼有。三是冲突性与协调性兼有。22.我国劳动关系现状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从总体上看基本是和谐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矛盾,这些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具体利益差别的矛盾。这种具体利益矛盾属
2、于人民内部矛盾,是完全能够在合作、协商、协调、依法调处的基础上得到解决。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存在“三低两多一少”的突出问题:“三低”即: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企业一线职工工资低、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比例低;“两多”即:劳动争议多、大中型企业不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多;“一少”即:企业对劳动者缺少人文关怀。333.近年来集体停工事件的表现形式、特点表现形式:一是劳动者普遍要求提高工资水平的愿望强烈且预期较高。二是职工采取集体对抗的非理性维权方式增多且事件突发性强。主要特点:一是集体停工事件频发、多发。二是集体停工类型多样化。三是部分地区出现
3、集体停工反复发生的情况。四是发生停工的行业和企业类型集中。4五是参与职工共性明显。六是职工诉求出现新变化。4.诱发原因直接原因:一是普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工资偏低。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日前发布的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2011年全国城镇企业(不含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从2002年的12422元增长至42452元,年均增长达到14.6%;城镇私企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达到18.3%。但行业之间、部分职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分配秩序不够规范,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如“十一五”期间,公司高管人员年
4、薪水平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平均值由2005年的29.1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66.8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8.1%。部分行业企业高管年薪已经上千万元,2007年时平安公司总经理年薪即为6616万元,是当年全国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751倍,相当于农民工平均工资的4553倍。二是企业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不完善。三是部分地方政府劳动关系冲突性群体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缺乏。四是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集中报道炒作产生“传染”和模仿效应。五是国际罢工事件也对我国劳动关系产生影响。5深层次原因:一是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健
5、全。二是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步成为劳动力市场主体。三是低附加值低工资的企业发展模式不能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案例:1、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职工连续跳楼事件(2010年1月)2、新飞电器罢工事件。自10月9日早晨起,河南新飞电器近万人已经全部停工。据报导,员工9日称已经10年没涨过工资,希望相关部门领导能够给予关注并解决现实问题。有员工列出了一组数字:新飞安装温控表的车间淡季工资890元左右,旺季1200元左右。这远低于新乡市职工平均收入水平的2160元。收入的反差使得工人感觉非常不满。直接原因:包括职工自身、企业、社会等原因。6(
6、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7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六大亮点一是规定部分案件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为防止一些用人单位恶意诉讼以拖延时间、加大劳动者维权成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仲裁环节规定部分案件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即对因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以及因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等案件的裁决
7、,在劳动者在法定期限内不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向法院提起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被驳回的情况下,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47条)8二、劳动争议调解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第八十四条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章:将劳动争议调解上升
8、为法律并做出专章规定,大大强化了调解的地位和作用。9二是延长了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按现行规定,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在实践中,一些劳动者因为超过时效期间丧失了获得法律救济的机会。为更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