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质量管理

iso9001质量管理

ID:41232245

大小:1.09 MB

页数:103页

时间:2019-08-19

iso9001质量管理_第1页
iso9001质量管理_第2页
iso9001质量管理_第3页
iso9001质量管理_第4页
iso9001质量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iso9001质量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制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培训主讲: 电话:2004年4月15日第一部分质量管理导论1.术语解析2.质量管理组织3.质量管理部门的任务4.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5.监视和测量装置6.进货检验7.过程质量控制8.成品检验9.不合格品处置11.数据分析10.统计技术12.改进1术语:1.1质量quality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注2:“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质量理解要点:1.1.1质量

2、普遍存在,并是主导因素。1.1.2质量的核心问题“要求”与相关方的含义要求是“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相关方是“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要求是指相关方的需要。需要包括明示的和隐含的要求两种。我们把满足顾客明示的需要称之为“防守型的质量,”把满足顾客隐含的需要称之为“进攻型的质量。”需要是动态的、发展的,相对的,它依不同的地域、时间、使用对象、社会环境变化而变化。科技发展不断创造着新的需要,丰富着质量内涵。组织为满足顾客需要,还应把顾客需转化为产品、体系或过程的各种

3、固有特性,以便制造、提供产品。把握产品质量的内涵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产品质量的8个维度:①性能;②特色;③可靠性;④达标度;⑤耐久性;⑥服务便捷性;⑦美感性;⑧感受质量质量12个维度(1)便利性;(2)美感性;(3)及时性;(4)整洁性;(5)舒适性;(6)沟通;(7)技能;(8)礼貌;(9)友好性;(10)可靠性;(11)反应性;(12)安全性。产品不仅要满足顾客需求,还要满足其他相关方的要求。0.1.3质量由适用性和符合性两个层次构成适用性是指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符合性是指符合标准要求的程度。质量

4、的分类:1)市场质量。取决于对市场需求的理解程度;2)设计质量。取决于对所理解的市场质量的转化能力;3)制造质量。取决于已加工产品对设计质量的符合程度;4)使用质量。最终产品对上述三种质量的综合符合程度;5)服务质量。交付后对顾客反馈处理令顾客满意的程度。特别提示:质量不是越高越好!1.1.4产品质量形成一般规律。1.1.5质量是一种能力,并不表示优良程度。1.1.6产品质量与过程、体系质量的关系策划质量→决策质量→管理质量→工作质量→过程质量→体系质量→产品质量。1.1.7质量与生产率、成本的关系。1

5、.2质量管理qualitymanagement1.2.1定义: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1.2.2说明: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理解要点:有效控制、持续改进2.质量管理组织部门长进货检验成品检验过程控制计量管理试验化验3.质量管理部门的任务1)进货检验(含采购产品和外包过程)2)成品检验3)过程质量控制4)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5)不合格品处置6)统计、分析和改进4.质量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意识应知:1.专业知识2.

6、产品知识3.量具性能4.测量技术5.统计技术6.相关程序应会:1.量具使用2.检验试验3.结果判定4.编制报表5.统计分析6.实施改进意识:1.认真负责2.坚持原则3.追根溯源4.堵源截流5.灵活务实6.持续改进5.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1)使用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装置;2)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与要求一致;3)实施检定校准(外部和内部);4)不确定度已知;5)明确标识校准状态;6)正确使用,妥善搬运、存放和保管;7)计算机软件在使用前应予确认;8)失效时应针对装置和产品采取措施。测量系统分析(MSA)(

7、1)测量系统的定义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包括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和假设的集合。(2)测量系统分析的目的评定测量系统的质量。它主要关注的是对每个零件能重复读数的测量系统。(3)测量系统变差的类型类型定义分辨力Dsicrimination(Resolution)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出被测定特性微小变化的能力。偏倚(漂移)Bias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稳定性Stablity在某一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单一特性结果的总变差。类型定义线性Linearity量具的预期工

8、作范围内偏倚的变化。重复性Repeatability同一评价人、多次测量同一特性的观测值变差。再现性Reproducibility不同评价人、测量同一特性的观测值变差。(5)标准的传递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测量结果追溯性:通过应用连接标准等级体系的适当标准程序,使耽搁测量结果与国家标准或国家接受的测量系统相联系。国际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国家认可的校准机构企业的校准实验室生产现场检测设备制造厂6.产生测量过程变差的原因(1)偏倚造成过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