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协同中继技术概述

mimo协同中继技术概述

ID:4121915

大小:226.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29

mimo协同中继技术概述_第1页
mimo协同中继技术概述_第2页
mimo协同中继技术概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mimo协同中继技术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第01期,第42卷通信技术Vol.42,No.01,2009总第205期CommunicationsTechnologyNo.205,TotallyMIMO协同中继技术概述林云,翟俊昌,武建涛(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学院,重庆400065)【摘要】无线协同中继技术可以提供更高数据速率,扩大覆盖面积,提高频谱效率,对抗衰落,增强系统的鲁棒性。文中研究了协同中继技术产生的背景,探讨了现有的各种协同中继方案,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着重介绍了MIMO协同中继的发展情况,并指出发展趋势和值得研究的问题。【关键词】协同中继;编码协同;MIMO中继【中图分类号】TN92【文献标识

2、码】B【文章编号】1002-0802(2009)01-0090-03OverviewonMIMOCooperativeRelayingTechniqueLINYun,ZHAIJun-chang,WUJian-tao(Chongq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400065,China)【Abstract】Cooperativerelayingtechnologycouldprovidehigherdatarate,enhanceenlargethecoverageofcells,raisethebandw

3、idthefficiency,resistfadingandenhancetherobustnessofthesystemtovariousradioenvironments,thushasawideapplicationprospect.Thispaperpresentsanoverviewonthebackgroundofthecooperativerelayingtechnique,themodel,especiallythetwousersmodeloftherelayingsystem,discussesthedifferentcooperativerelayin

4、gschemes,andalsomakescomparisonoftheseschemes.FinallyittellsofthedevelopmentofMIMOcooperativerelaying,pointsouttheevolutionoftherelayingtechnique,andtheproblemsworthytobestudied.【Keywords】cooperativerelaying;codedcooperation;MIMOrelaying0引言的并经历了独立的信道衰落,接收端即可获得多个独立衰在无线移动通信中广泛使用分集技术来减小多径衰落的落

5、信号。因此协同通信以一种新的分布式方式达到分集的影响,并且在不增加发射功率或牺牲通信带宽的情况下提目的。高传输的可靠性。分集技术在接收端需要接收发射信号的协同通信的基本思想要追溯到T.M.Cover和A.A.EGamal多个样本信号,每个接收信号携带相同的信息,但是在衰的突破性研究[1],他们研究了中继信道的信息理论特性,对落统计特性上具有较小的相关性。目前大量工作已经证明包含源端、中继端和目的端的三节点网络的信道容量进行了了系统具有较强的对抗多径衰落的能力,正交空时码已经分析。现在研究的协同通信的基本思想都是源自他们对中继成为了Wimax无线标准之一。尽管发射分集技术在无

6、线蜂信道的信息理论的开拓性工作。但与传统的中继信道研究加窝系统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在某些特定的应用场合中,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下的信道容量问题不同,现在研由于终端尺寸、成本和硬件等方面的限制,终端用户不适究的协同通信一般都是假定在衰落信道环境下的。合配置多天线。针对这一问题,一种称为协同通信的新的MIMO协同中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特别是近两通信思想被提了出来,它允许多个单天线用户通过用户之年,MIMO已被普遍默认为4G的热门技术。而协同中继间的合作获得系统的分集性能。协同通信的基本思想是利同样是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因此,两者技术的结合,用网络中的多个用户共享其天线

7、组成分布式系统,处于不MIMO协同中继必然有更为广阔的前景。同位置的用户向目的节点发送信号,由于这些信号是相关收稿日期:2008-07-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0572089);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STCNo.2006BB2359);中物院NSAF联合基金资助项目(10776040)。作者简介:林云(1968-),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MIMO无线通信技术、射频与微波电路设计、扩频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研究;翟俊昌(1983-),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MIMO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