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213947
大小:4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19
《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 (V)》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V)25.贞观三年(629年),魏征任门下省给事中,由于在征兵年龄上坚持依法办事,不同意降低年龄标准,“敕救三四出,征执奏以为不可”,唐太宗怒而再出敕,“征又不从,不肯署敕”,唐太宗无奈,只得召魏征商量,最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这说明A.皇帝在政务上拥有最终决策权B.门下省是中央最高决策机构C.三省六部制有利于政治民主化D.给事中有相对独立的封驳权2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提到,都市化是宋代社会的一大特点,城市人口增长后,高雅文化开始呈现市民化倾向……平民格外重视生活水平而对戎马生涯不屑一顾
2、……都市的娱乐方式也兴盛起来,都市的生活是自由而奢华的。据此可知,宋代A.已经完成了城市化B.重文轻武影响渐深C.平民生活高于前朝D.高雅文化趋于低俗27.明代江南太湖流域是蚕桑丝织地区,出产的蚕丝非常畅销,号称“湖丝遍天下”,当地农民的经济主要来源便是养蚕、缫丝和丝织业,甚至大大超过了纯农业收入。该现象说明当时A.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B.海禁抑商政策有所松弛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D.江南地区农业日渐衰落28.1895年甲午战败后,清廷的割台讨论与各省官绅的反割台奏请几乎同时展开,台湾京官叶题雁等人的呈文中写道:“议者必谓统筹大局,则
3、京畿为重,海疆为轻故耳。不知弃此数千百万生灵于仇雠之手,则天下人心必将瓦解,此后谁肯为皇上出力乎?”这表明A.甲午战败已使清廷人心尽失、统治瓦解B.清朝的官绅们都已具有强烈的主权意识C.时人的皇权认同高于国家认同D.清朝部分官绅受到公车上书的影响29.19世纪中叶,机纱开始进入华北农村,19世纪末20世纪初,华北以机纱为原料的手织业逐渐兴旺,1929年,河北省手织业使用机纱6348.32万斤,1933年,山东省手织业使用机纱达8214.84万斤,这些机纱中很大一部分是国产机纱。这反映了当时A.华北地区传统手工业对机纱的抵制B.华北手工业
4、为当地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C.华北农村尚未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华北农村手工业对当地工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0.1942年四川农民上缴政府的粮食占每亩收获量的59.8%。在湖南滨湖10县每亩的上缴量达到了收获量的52.79%,云南也达到了49%,是1937年负担的5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人口和军事、政治重心的西迁B.日军对沦陷区大肆搜刮掠夺C.中国共产党鼓励农民交租交息D.国民党对中共进行经济封锁31.《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汇反映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下表为不同版本收录的部分新词汇。这主要反映了我国A.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
5、济建设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C.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D.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历程32.16世纪法国学者盖伊·柯克维尔认为:“罗马法不是我们的普通法,在法国不具有强制力,但它应被看成是理性。当宪法、我国国王的法令或法兰西的不成文法以及习惯法不能满足我们的时候,我们应当向罗马人制定的法律求助。”这反映了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国家宪法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提供法律援助C.理性思想影响西欧法制现代化 D.不断地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33.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国民议会议长孔多塞,即使被通缉,躲藏在阁楼中,仍旧要
6、把他对未来社会的展望写下来。在这个自由的国度中,科学研究将大规模、有组织地进行……法制同理性法则相一致,人人按理性行动,自尊和友爱的情感充分发展。这表明A.法国大革命即将获得胜利B.孔多塞思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C.孔多塞深受启蒙思想影响D.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历经艰难34.1966年苏联正式推行“新经济体制”,其中包括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强国家计划在编制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扩大企业支配利润的权限。由此可以看出“新经济体制”A.对斯大林模式有所冲击 B.充分发挥
7、了市场的主导作用C.完善巩固了斯大林模式 D.放弃使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35.下表是1947—1988美国各产业劳动力分布情况,据此可知,当时美国年份总就业人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万人)就业人数(万人)就业人数(万人)19475127.51038.21554.52534.819708267.7797.92556.44913.4198510715.0411.82786.67516.6198811496.8392.22892.38212.3A.国家干预经济渐趋加强B.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8、,促进经济发展C.已消除经济危机影响D.“新经济”出现促进经济持续增长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永佃权的产生是佃农长期斗争的结果。随着万历以来土地交易中的地租买卖现象日益普遍化和佃农转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